理念制度迥異
無形障礙 合併迷思


        自李國章以婚姻作兩大合併的比喻後,各界樂此不疲繼續談論,但絕不能忽略,「婚姻」是要講求雙方的配合﹔生活離異,豈能達致美滿婚姻﹖中、科大無論在歷史、背景,以至理念和制度,皆處處不同。兩大合併的考慮,除教與研的成效之外,還有現實問題有待解決。

大學二變一 書院四變五
        「全香港、甚至全中國只有中大才有書院制,如果中大沒有書院制便與其他大學沒有分別﹗」崇基學院院長李沛良指出,中大的四所書院各有不同的傳統,形成「多元文化」及求同存異的氣氛,因而令中大在過去幾十年快速進步。

        早於一九六三年,崇基、新亞、聯合三間書院合組成香港中文大學,而逸夫書院也於一九八六年創立。四所書院各有自己的辦學理念、特色及歷史背景,書院制根深蒂固。中大學生都被平均分配入崇基、新亞、聯合或逸夫書院,而四書院設有不同方向的書院通識教育課程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

        調查顯示多達86%學生將兩校文化差異,列為合併過程中最大困難,兩校學生意見相差不到一個百分點。

        聯合書院院長馮國培強調,書院生活能夠增加師生的「親」和「力」﹕「書院制不同其他院校以宿舍作為凝聚學生的方式,書院制的特色在於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師本著相同理念去推行書院活動,很多行政及輔導主作都是前線教員兼任,不會單以行政角度處理學生事務。」

        有很多學生也不捨得書院,聯合學生會會長趙也樂說﹕「書院有特別意義,中大人畢業後除了會話自己是中大生,同時又會話自己屬某某書院,這種身分認同是我們都很珍惜的。再者,大學那樣大,書院能加強維繫,而且不是每個學生住宿舍,單靠宿生會就照顧不到走讀生。取消書院制,同學損失很大。」

書院角色難取代
        書院還擔當籌集捐款的重要角色。教資會不會因為中大多了書院制而額外撥多資源予中大,所以書院的經費除中大撥款外,很大程度是靠校友捐款來維持。以聯合書院為例,去年用作獎金支出的三百多萬元和其他活動經費,均是來自書院校董會屬下基金會及校友捐助。

        此外,宿舍翻新也有賴書院支持,例如崇基學院今年夏天將舊研究生宿舍翻新成五旬節會樓,工程耗資六千萬,政府資助四千五百萬,餘下的一千五百萬便得靠書院自行籌募。崇基學院院長李沛良笑說﹕「如果沒有書院制,中大宿舍數目沒有可能有現在這麼多。」他坦言,書院是大學有力的經濟來源,「中大資源比較豐盛,是在於書院制的確立,其他大學只有一個校董會,我們卻有五個校董會,即五個經費來源。」

        馮國培也說﹕「原來的中大畢業生在兩大合併後仍會視自己為中大舊生、某書院的校友,很難宏觀、大公無私地為新大學奉獻。」他承認舊校友要在新大學中為自己的身分定位,並非短時間可以做到,因而對新大學的捐款和貢獻可能減少。

        身為新亞書院畢業生,又是書院學生會前會長,現職科大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的馬嶽明確反對合併﹕「合併後不是中大、不是科大,而是另一所大學﹗」他早已於《明報》明言﹕「大學合併,只會將原有的創校理念精神和前人的精神遺產消滅。」

        曾捐錢給中大校友基金和新亞書院的馬嶽說﹕「如果中大與科大合併,我一毫子也不會捐給新大學﹗」他認為一所大學最珍貴的是「身分認同」,歸屬感的建立並非必然,合併後要重新建立學生對新學校的歸屬感,十分困難,並不值得冒險。

        李沛良認為校友在大學發展上擔當很重要的角色﹕「除了在金錢方面捐助,校友也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是大學的重要資產。」中大雖然只有三十九年歷史,但校友網絡卻早於五十三年前新亞書院出現時建立。對於大學合併令舊校友身分模糊,他卻認為書院制有助維持舊校友和新大學之間的關係。

        馮國培表示書院制在學術、經濟及校友聯繫方面有向心力,又指出中大教職員、學生及校友均傾向保留書院制。

        新亞書院院長黃乃正也說﹕「書院制是中文大學的根本,一定要保留。書院的龐大校友網絡成為推行校園活動的重要支持,因此絕對是一項重要資產。只要推行合併不影響書院制,由科大組成第五、第六甚至更多間書院也是可考慮的方法。」馮國培並認為﹕「書院制不會對科大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新成立的書院可訂定自己的書院精神,避免失去原來科大的傳統。」

通識教育取向不同 何去何從
        中大通識教育有四十年歷史,是學校理念的一部分。其目的除了讓學生有更廣的知識面外,同時可以開拓視野、反省自我、理解社會。

        此外,校方更開設「書院通識」,以學生為本推展全人教育。科大沒有正式的通識教育名目,但各系都有不同的「自由選修科」,多要求學生選修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科,採用的是美式理念,講求在專科以外的博學。中大通識教育主任張燦輝認為合併後通識教育是個問題。現時中大的制度是一個通識課程同時讓主修學生和以此作通識學分的學生一起上課,合併後若科大學生全走到中大上通識課確有困難。

        其實兩年前兩校便討論過合作舉辦通識教育,例如交換課程,讓科大學生到中大上通識。但最終因技術、交通等問題無法落實,通識制度尚有待兩校討論。

強制體育課 體育教師增減成疑
        現時,中大所有本科生第一年必修體育課,但科大無此規定。若合併後體育課系統依中大做法,則一下子要多請不少體育老師,開支勢必增加,在當前緊縮環境,難以實現。若依科大學制,則一下子要裁掉不少體育老師,不但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安排,也嚴重傷害他們的心理狀況。

        中大學制規定,全數二千九百多名一年級學生,必須分書院修讀體育課。四書院合共聘請了十多位體育課導師,提供逾一百項體育課程。科大沒有硬性規定,只設有若干體育興趣課程供學生自行選擇。

        中大體育部導師邱永強認為,兩校合併令體育部導師的前途可能受到影響,「假如合併後新校的體育課程變成非必修,選修的學生人數一定大減,到時有可能需要削減一半的體育課程,以致多餘的導師被裁減或需要轉到其他單位工作。」

面對大時代 步步為營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行政系講師葉建源批評,香港過去一直沒有期望有「世界級」大學。他認為能否將學生培養成材才是重要,「合併的好處在於擴大院校的規模和陣容,二是節省行政開支﹔但代價也不小,合併要討論工作分配、課程重整等問題,導致很多爭拗,在討論、談判、磨合過程中須要投放的資源、精力與時間很多。」

        兩大合併的工程龐大,能否成就「一加一大過二」的方程式,還得看兩校上下的理性討論和研究合併細則,其中一名受訪科大教師在問卷中表示,無論是教研質素、資源運用,到吸引外地優才,須看最終的合併細節。另一位科大教員在問卷上表示,合併後能否提升地位、研究和教學質素等就要看對哪一所大學而言。他稱科大早已是世界級數的學府,而中大只是傳統的本地大學,合併對科大而言是貶低,對中大則是提升。

        身兼中大校董的立法會教育界代表張文光就說 :「成熟的合併,可以令兩校雙得益彰﹔倉卒的合併,只會令兩校同告受傷。」

        有教員在問卷中寫著﹕「人人爭取精英、爭取最佳資源,把苦差和責任推給別人﹗」隱隱批判兩大合併以名利掛帥,顯出前線教育工作者的無奈。

合併以外……
        前中大校長李國章與前科技大學校長吳家瑋於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簽署一項教研合作協議,當中包括互通課程、合作進行學術研究、共同籌辦學術會議及交換學術資料等。

        其中數學系首創學分互通,讓兩間大學的學生能在兩間大學上課,但在推行上出現地理及協調的困難。這是由於中大與科大的交通往返時間最少要兩小時﹔而且,學生也遇到在課程編排方面亦出現「撞堂」的情況,妨礙了學生選修學科的機會。

兩校相距太遠 學生往返貴且煩
        中大與科大兩校距離遙遠,往返兩校要轉三次車。若由位於西貢的科大前往中大馬料水校園,同學須先在校門外乘11號小巴、巴士91號或91M往彩虹地鐵站,乘地鐵往九龍塘站轉乘火車到大學站。在大學站門前有校巴穿梭中大四書院方便同學上課。

        目前,往返兩校的單程車資大約為十四元。曾有學者分析中、科大合併後,單是師生的交通費總和,每年便可產生機會成本達二至五億。但中大校長金耀基則在校內的師生論壇上強調,這是「cheap argument」,表示這種枝節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本刊的問卷調查顯示,兩校受訪學生中,超過四成半人認為地理因素,是兩校合併困難的元素,當中有百分之七更認為這是最大的障礙。

        在問卷調查中,學生希望維持現狀的超過兩成,但最受支持的卻是「一院一校」制,即將兩校相同學院(Faculty)合併,設於兩校原址的其中一方,支持比率達三成二,當中中大學生的支持率為三成八,科大則約為兩成七。也有兩成五學生贊成兩校相同學系合併,原址設在其中一校,中大學生對這方面的支持率有兩成五,科大則剛過兩成。

回到主頁 上一頁

圖表分析

合併以外

兩校相距太遠 學生往返貴而煩

海外大學合併 有利有弊

有趣新大學校名提議


馮國培強調,取消書院制,前人數十年的努力便前功盡廢,對此感到非常痛心。


「我一毫子也不捐給新大學。」馬嶽言談間流露對新亞書院及中大的感情。


張燦輝表示通識教育課程安排,將是合併的潛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