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分析

私人捐助才是開源之本

合併一人一句




張寶德稱,以院校的定位和表現為準,加入學術成就為資源分配的考慮;「院校可發展自己的強勢和策略性伙伴,最後就可是合併。」


朱經武強調;「合併要達致critical mass;「一加一大過二」才考慮。」


岑喜評強調;「合併也未必一定能達致「磨合」,可能是摩擦,到時就不是分豬肉,而是搶豬肉!」

 

 

 

 

 

 

 

 

 

 

 

 

 

 

 

 

 

 

 

 

 

 

 

 

 

師生齊反對
中大科大合併 荊棘滿途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在本年十月提出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併的構思後,引起軒然大波﹔兩校校方和師生意見紛紜,學生以至部分教員的反抗聲音此起彼落。兩校的專責小組已開展研究,但詳情未正式公布﹔本刊在上月向中大及科大師生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的學生反對兩校合併,而反對合併的教師也有六成四﹔科大師生反對的情況較烈,受訪的科大老師中,七成二反對合併,當中的五成四更是非常反對﹔中大反對合併的教員則有五成六,贊成的只有兩成三。


        雖然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提倡合併後要建設世界級大學的構想,但本刊問卷問及新大學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時,七成三科大教員與五成三中大教員認為不可能,但有三成八學生相信此看法,而有兩成的學生認為不可能。

         兩校校長在公開論壇表明合併有助提高學術水平,可是受訪的四成三教員認為,整體的教學質素以及個人的教學安排,同樣會隨合併而受到負面影響﹔擔心個人研究受負面影響的也近四成,比正面意見高出逾一成三。而有兩成二的教員甚至擔心合併後自己的教席不保。
「合併完全是浪貴時間與金錢的。」這是其中一名教員在問卷中填寫的意見,可是比之更激烈的意見多的是,更有科大教員認為﹕「HKUST is ALREADY world class. Why dilute the quality of HKUST with a non-entity like CUHK?」(編者譯﹕科大早就是「世界一流」,為何要與未入流的中大合併,「稀釋」科大﹖)

         看來,中科合併絕非易事,相信這是李國章始料不及的。


        本刊於十月底開始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中大及科大的學生與教員對合併的意見。學生問卷在兩校校園以街頭訪問形式進行,發出共八百份問卷,成功收回七百四十份。本刊又以電郵方式,向兩大全體教學人員逾一千三百名發出問卷,並以保密匿名方式收回,成功回收二百零五份,其中屬科大的佔有一百零六份,中大佔九十九份。

        調查結果發現,兩大教師認為合併不可行的達六成二,超過九成人認為實施合併會有困難。至於兩大合併的最大障礙,受訪者首推兩大文化差異,其次為教師的反對。

        至於學生意見方面,支持兩大合併的學生不到一成,其中,科大學生的反對率稍高於中大學生三個百分點。至於合併的執行,有六成意見認為不可行,更有九成二人認為合併困難。受訪學生首推兩校文化差異為合併的最大障礙,其次是兩校學生的反對態度。

        另外,有60%受訪教員認為合併應由教學人員決定,而只有13%的教員認為合併應由學生決定的﹔但有45%受訪學生認為合併應由學生決定,有20%學生認同應該交由校方高層決定,19%認為應交由校董會決定。

資源傾斜 拉開合併序幕
        香港經濟環境自九七轉差後,政府已連續六年削減大學經費。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更於本年三月公布的《香港高等教育》報告中,首次提出「擇優」的概念,明言「突出少數院校為政府資助與私人捐助的重點對象」,集中資源重點栽培一兩間教研表現卓越的大學,成為超級大學。

        目前,各大學連年收支不平衡,如據中大校方公布的財政數據顯示,上年度赤字便達億元以上,在資金短缺的壓力下,中大和科大構思合併,以增取資源,作進一步發展。

        據本刊的問卷調查,兩大師生認為合併不一定能提高大學的資源運用。有30%的受訪教員認為合併後會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但卻有45%認為會降低。有38%受訪學生認為合併後可提高資源運用效率,認為會下降的也有逾三成﹔同時,有28%教員與及50%的學生認為,合併後新大學相較其他大學將獲得更多資源。

        教師對研究經費的運用方面也不表樂觀,40%受訪的教員認為研究經費運用的效率會降低,認為會提高的只有30%。

        對於「擇優」這概念,高等院校教職員工會聯會主席岑嘉評教授擔心,由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早前掀出中大與科大合併,而促成「超級大學」,將成為當局集中投放資源的對象,威脅到其他院校與教員的發展。他明言,要求兩大停止合併的聲音,在中大和科大以外其他院校教員之間高漲,正是不滿資源可能出現傾斜的反映。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秘書長張寶德則解釋,資源分配分輕重與大學合併關係密切﹕「香港的大學太依賴政府資助,平均達九成,而且現時各校撥款是按學生人頭計算,機制太平均、太穩定。要提升各院校在國際學術上的競爭力,把資源集中在少數院校是有效途徑。」

        至於分配資源的原則,他表示應以院校的定位和表現為準,獲分資源多寡的釐訂,會加入學術成就為其中的考慮,他補充﹕「假如這機制運行順暢,各院校因應機制改變第一步就是發展自己的強勢,進而考慮合作,繼而發展策略性伙伴,最後就可能是合併。」

教資會配合 圖建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合併目標,他表示﹕「『世界一流大學』概念是要大學有能力在世界上競爭,不必一下子甚麼都做得到,只須有一些東西在世界上有地位即可。」他認同科大校長朱經武說合併有助凝聚「Critical Mass」(關鍵數量)的看法,大學要有可觀人才與資金才能發揮效用。

        他比喻﹕「有東西讓人認可,就能像磁石般,吸引各地人才,形成所謂『卓越中心』,同時也能吸引商界資金。院校只有達到世界級,商界才會肯投資…(研究)沒有合作伙伴做,單靠政府不行。」教資會又承諾會增加資源配合兩校合併﹕「合併初期會需要大量資金,UGC都會配合,但長遠來說,大學的資源效益提升,那時資源未必會減,但能做的東西就多了,若效益不能因而提升,合併便沒有意義。」

兩校互補還是各爭資源
       合併後資源增幅是著眼點,但資源運用的效率也是重要課題。中大教務長何文匯表示,兩大若成功合併,重疊院系經過「磨合」後,必能達到資源效益。他稱﹕「兩校相同學系必定有重疊的工作範疇,合併後便能騰出其中一方的人手,發展其他領域,工作範圍得以擴大。」

         身兼中大數學系教授的岑嘉評一定程度上都認同個別學系合併後可能互補,他舉例說中大數學系長於微分幾何,科大數學系則長於數學分析,二者合併的確可以互補。但他同時又質疑﹕「兩校不少相同範疇的學系的確各有千秋,但若兩系的質素都是『強.強』,直接競爭對提升學術發展可能更理想﹔合併也未必一定能達致『磨合』,可能是摩擦,到時就不是分豬肉,而是搶豬肉﹗」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行政系講師葉建源也認為,兩大合併的代價不小,「合併要討論工作分配、課程重整等等問題,將導致很多爭拗。在討論、談判、磨合過程中需要投放的資源、精力與時間太多,教師反而需要多些時間集中精神做好手上的工作。」

一加一未必大於二
         他舉例,單單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屬下數個學系的合併就搞了一年多,中、科大合併工程更大、更不容易。若兩校一大一小,強併弱,便會更強。但中大與科大都趨於綜合型,未必「合則強」。

        葉建源同意,合併可擴大院校的規模和陣容,也可節省行政開支。但能否做到第二點還要看架構重整時會否有所重疊,「最好的情況是,兩個相同的學系各有不同的專長,工作無甚重疊,合在一塊,新的學系能做的事情確實多了,如此互補不足,達到協同效應。但若兩系工作重疊,在磨合過程中必會重整架構,有工作調動、或要重新聘用某些人員。最後一加一未必大於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