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新光 香港最後一間民營劇院
在人來人往的北角英皇道,「新光戲院」的霓虹燈牌準時亮起,旁邊掛起「粵劇殿堂在新光」的燈牌。甫踏入戲院,暖黃的光灑落臉上,鳳凰金龍相伴的牌匾、懷舊磅重機,時間彷彿停頓於七八十年代的香港。 屹立超過半世紀 繼續閱讀
在人來人往的北角英皇道,「新光戲院」的霓虹燈牌準時亮起,旁邊掛起「粵劇殿堂在新光」的燈牌。甫踏入戲院,暖黃的光灑落臉上,鳳凰金龍相伴的牌匾、懷舊磅重機,時間彷彿停頓於七八十年代的香港。 屹立超過半世紀 繼續閱讀
記者|謝天渝 當我得知要做有關新光戲院的報導時甚是擔憂。主因是對粵劇的不了解,粵劇於我只有回憶。即使新光戲院在我家附近,我實質卻未曾踏進一步。看過《胭脂扣》,聽過一曲《客途秋恨》,知道南音,但我上一次 繼續閱讀
「這個演員的動作代表什麼?」文華深厚又中氣十足的聲線響遍教室,腰背始終挺直,以粵劇道具馬鞭指著白板上的重點,向班上的中二生提問,見學生反應冷淡,又即場示範,抽起道具纓槍,作武生的架勢走台步,纓槍對著倒 繼續閱讀
「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這句《帝女花》的唱詞耳熟能詳,但又有幾多人親身看過這齣戲?曾經在香港盛行的粵劇,如今卻視為老人娛樂。然而,有人甘願放棄大學講師教席,毅然踏上台板、塗上脂粉,演活 繼續閱讀
「落花滿天蔽月光……」粵劇予人的印象,除了鑼鼓喧天、濃妝豔抹外,也似是老一輩的玩意,演員中年以上,觀眾大都白髮蒼蒼。但原來這種「過時玩意」,亦不乏新血。即使訓練過程刻苦,仍有不少有心的年輕人願意入行。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23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