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自我設限
窒礙發展停滯不前
其實同一時間,運輸署亦於五個路口推出「視像行人偵測器」試驗計劃,俗稱智能交通燈,其中一支正好位於辦事處旁。署方在交通燈上方安裝視像行人偵測器,當儀器偵測到有行人於等候區,就會自動轉換綠燈,以減少行人的等候時間,提高交通燈路口的運作效率。但由於各決策局所獲的撥款不同,部門各自為政,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並沒有與運輸署合作發展此項目。顏汶羽批評智慧城市項目的分工散亂,令計劃進展緩慢。他指,一直以來最大的窒礙是部門自我設限,欠缺合作:「現在局與局之間打不通,就是智慧城市最大的問題。」
鄧可忻回應指,運輸署專門負責安裝全港的交通燈,所以由他們負責測試智能交通燈較合適。她認為所有智慧項目的資金其實都是來自「同一個袋」,只是視乎哪一個部門去執行。辦事處在選址方面有給予提議,雙方一直保持溝通。多功能路燈方面,則先由辦事處於九龍東興建七支作測試,創科局會參考成果,再於全港選四個試點再建造400支。
發展智慧城市牽涉多個決策局,但現時各決策局分別發展不同項目,未有一個具體的統籌部門。鄧可忻坦言,辦事處隸屬於發展局,只負責推廣智慧城市及進行概念測試,不能期望立即見效,所以不會訂立明確的階段目標和時間表。推出《智慧城市藍圖》的創科局亦只負責進行策略研究,執行仍須靠其他決策局協助。但由於每個決策局著重點不同,未必會優先注重智慧城市發展,因此辦事處推行項目時的協調工作非常困難。
香港發展進度滯後
資源投放不當
歐美日韓等國家早於21世紀初提出發展智慧城市,發展相對成熟,中國在2012年亦發表科技發展計劃。反觀香港,雖於2015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發展智慧城市(聰明城市),但直至今年才正式推出《智慧城市藍圖》,起步較內地遲六年。而且兩年以來,仍停留在討論和試驗階段。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指,理想的智慧城市應強調市民參與。他以內地非常普及的手機程式「滴滴出行」為例:「的士知道客人的位置,客人又能知道的士的位置,雙贏!」他指,政府可建立一個回應系統,讓各界自行提供資訊,盡快解決交通擠塞等問題。而且,回應系統可對政府部門造成壓力,有助改善政策;更進一步,各界可使用人工智能預測問題,在問題未發生之前解決好。
政府近年積極投放資源予創科項目,然而方保僑批評:「政府僅僅提供基金,就期望私營機構主力發展智慧城市。」創新及科技基金於本年財政預算案獲批15億,但方保僑指該類基金審批過程長,申請條件苛刻,成果有限。現時政府會於「資料一線通」網站公開公共資料及數據,包括地理空間、人口、經濟和氣象等範疇,如香港航班處理總數和電動車充電站位置圖等。政府期望第三方可以因應市場需要,利用數據研發其他應用程式。但方保僑指,單靠政府部門的數據並不完整,故私營機構並不多主動使用政府數據。他續指,500億創新科技預算當中,有200億均用於建設落馬洲河套區創科園,「說是創科項目,實際上地產項目佔大部分。」
葉嘉安則認為政府態度相對以前積極,期望政府將更注重科研工作,發展香港獨有的創新項目。項目測試雖然必要,但由於不少項目都並非新科技,因此不應局限於九龍東範圍,應盡快於全港落實推行,才有望追趕其他城市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