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龍過江》是李小龍一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主角到了羅馬,受盡洋人欺凌,最後憑一身本事,打敗洋人,贏得尊嚴;香港漫畫與該片主角一樣,正朝著不同的海外市場進軍。到底這條猛龍,過江之路是怎樣的呢?
|
明朝有鄭和下西洋(今日的東南亞),縱橫南洋,立明之國威﹔今日下西洋的不是鄭和,而是一個個漫畫故事,東南亞人的反應又如何﹖
泰國本土漫畫產量不多,外國漫畫虎視當地市場多時,除了香港,還有亞洲漫畫老大哥日本。縱然日本漫畫進佔泰國市場不過三數年,但九八年前已佔上九成市場,香港漫畫望塵莫及。
時至今日香港漫畫已佔了泰國兩成市場﹔文化傳信(文傳)漫畫出版機構副總經理何慧萍表示:「所有香港漫畫泰譯本都是正式授權給出版商發行,收得版稅。反觀日本漫畫雖佔市場百分之七十,但多是盜版印刷,真正合法授權僅有三成。打開書櫃,可能全皆日本漫畫,但沒一本是正版!」話雖如此,要超越日本的位置,相信本地漫畫商還是要多想法子。
第一回 求法子 武俠相助
其中一個有效的法子便是靠「武俠相助」。泰國讀者以男性居多,古裝武俠漫畫最受當地人歡迎﹔《絕代雙驕》就是文傳旗下首本打入泰國的漫畫。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在泰國早有譯本,十分流行,無形中為這些漫畫做了免費宣傳。相反一些香港小品愛情故事如《百分百感覺》,在當地則沒有太大支持。
除了武俠「義助」,在雜誌連載漫畫也是有效的,文傳在泰國年輕人雜誌連載旗下漫畫,特別是另類漫畫,如泰國雜誌《Manga Katch》便連載了以音樂作為題材的《果醬》。
第二回 處異地 一波多折
翻譯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玉皇朝出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紹倫說,旗下漫畫除了英文版外,其他版本均交由當地出版社翻譯。何慧萍也表示,香港漫畫中引用的笑話和俚語,當地翻譯在理解箇中意思後,才作細節修改,很少對內容作改動。
但武俠作品中出現的招式,則以直譯方式解決。在新加坡,英語為官方語言,角色人名皆直接用國語拼音翻譯﹔招式名稱也是直譯,像「化石神功」便譯作「Stone Power」、「鳳翼九天舞」則翻譯成「Nine Heaven Phoenix Dance」。
此外不同的政治環境,對漫畫的尺度也不同。在新加坡,政府對漫畫管制嚴厲,所有色情暴力、意識不良、有違道德的題材皆不可刊登。例如《龍虎門》一書便禁止發行,因為當中充斥暴力場面﹔而愛情漫畫《百分百感覺》也被列為意識不良一類,至今尚未取得批文發行。 |
印尼是一新興市場。早前的政治動亂,對香港漫畫發展也有些影響,何慧萍解釋:「發行的香港漫畫全以印尼文印製,問題不大﹔如果出版華文,則可能遭受較大阻礙。」
始終,漫畫銷量受經濟因素影響,數年前,香港漫畫開始進入印尼市場,九七金融風暴,令到開拓市場道路受阻﹔直至二千年,經濟復甦,才開始恢復。
元朝,馬可勃羅經絲綢之路東遊中國,將東方引人入勝的事物介紹給歐洲人﹔今日,沒有馬可勃羅,只有一本本香港漫畫,遠道重洋來到歐洲,去到美國,只為打進他們的市場。
《百分百感覺》是文傳首部打入歐洲市場的作品,在意大利已發行了七期。由於意大利人普遍喜歡故事味較濃的日本漫畫作品,故打正年輕人愛情故事旗號的《百分百感覺》,收得不俗的反應。
第一回 進歐美 猛龍遭難
不過, 香港漫畫在歐洲,絲毫嘗不到甜頭,因為日本與歐美漫畫早就瓜分了市場。
而美國方面,玉皇朝的溫紹倫說,「我們在一九八八年已有作品打進美國市場,如:《龍虎門》、《醉拳》、《如來神掌》。」
後來因股權問題,黃玉郎停止了漫畫創作。近兩年,玉皇朝欲再度進軍美國,但已比從前困難,因為當地市場不斷收縮,而且發行成本上漲。香港賣一本書利潤可以有七成,但在美國最多只能夠到四成。 第二回 走單騎 孤掌難鳴 東西文化有別,西方人對香港漫畫認識又少,何慧萍指若沒有其他媒介配合,推廣香港漫畫,變得難上加難。 |
他們曾嘗試推介《孫子兵法》給歐洲出版商,縱使他們對香港人的畫功感興趣,但考慮到推出歷史漫畫到歐洲市場,需花很多功夫解釋當時的歷史背景,讀者難有共鳴,若能配合其他媒介推廣,會容易讓大眾接受。 何慧萍說:「就算我們畫功再好,沒有動畫配合,發展和銷量始終有限。」日本漫畫不少歸功於此,卡通片一出,漫畫往往旋即熱賣。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馬傑偉解釋,電視帶動「情緒記憶」,產生一種親切感,而且電視「入屋」,影響最大。
卡通片效應極大,香港漫畫卻獨欠此道,令拓展歐洲市場之路難上加難。
同是元朝,蒙古人曾三次東征日本,可是沒有一次成功,損兵折將,不在話下﹔廿一世紀,香港漫畫再戰東瀛,命運又會怎樣呢﹖是以雞卵擊石,還是另有奇招,突圍而出。
第一回 龍東渡 有志難伸
日本漫畫產量很多,七十年代開始,手塚治虫等人已創作大量作品,加上動畫配合,「漫畫帝國」地位穩如泰山。日本人看漫畫風氣很盛,自視又高,排外意識濃厚,何慧萍直言:「我們曾經介紹很多香港漫畫給日本出版商,但他們認為本地漫畫家已很多,外來的不會受落。」不過,日本的出版商擬將文化傳信的漫畫《水滸傳》引進日本,可算是為打入日本市場的踏腳石。
攻破漫畫帝國的城牆很難,但偶爾城門卻會大開,招攬人才。原來曾有日本漫畫商望與香港主筆合作,但溫紹倫說:「他們只要求香港主筆重新繪畫創作,迎合日本人口味,這是很難配合的。」
台灣漫畫家鄭問,以水墨式漫畫著名﹔他也曾放下台灣市場,轉向日本發展﹔在當地頗有名氣,作品為配合日本出版社要求,多同中國歷史有關,如:《始皇》、《東周英雄傅》,但他希望能天馬行空地創作,保持個人風格,最終還是放棄了,離開日本。
第二回 比東 取長補短 做到「猛龍過江」,只要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香港漫畫大部分著重打鬥,內容有所欠缺﹔日本優勝之處在於多元化,不論愛情、功夫、兒童、運動,各類型漫畫也有發展空間。馬傑偉補充:「日本漫畫種類及題材多、沒禁忌、讀者層面大,滿足很多人,以致能支持到電視卡通製作。」 |
而且,香港漫畫家欠缺個人風格,溫紹倫說:「漫畫是一種商品,迎合大眾化市場,製作要快。主筆會要求成組人跟自己的風格去製作,漸漸形成一種標準模式。例如:黃玉郎、馬榮成旗下畫師會不自覺跟他們的風格走,出來作品很相近。」
要趕上日本,漫畫商惟有大膽推出新題材,像文化傳信已開拓不同漫畫路線,令主筆的創作空間擴闊。
看來猛龍過江,絕非易事。■ (圖片由文化傳訊提供)
記者 梁翠萍 編輯 繆浩昌
《龍虎門》的暴力成分,被新加坡拒諸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