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廈的時裝設計師,維多利亞港沿岸的建築物都是他的模特兒。每逢聖誕、新年,他會用燈泡為大廈披上奪目的新裝,市民都興致勃勃地去欣賞這一年一度的時裝表演。

「燈飾大王」黃劍山的創作意念,為本港燈飾注入源源動力。

黃劍山這個名字,絕對可以列入香港燈飾界的歷史中。

十多年前還是設計單調的尖東,經黃劍山一手「包裝」後已成為代表香港的燈區﹔從前燈泡抵不住惡劣天氣,經他多年的研究,發明了防水、不脫色、不易破、耐用的燈泡﹔從前燈飾只靠人手操控到現在全電腦操作,也為他所開創。

開荒牛

香港的燈飾事業由黃劍山一手發展。十多年前玻璃幕牆大廈漸在香港普及時,只有他一人發展把燈飾直接吊在外牆的技術。「當時尖東一些大廈的發展商知道我從事舞台燈光技術工作,便找我嘗試在玻璃幕牆上掛上燈飾,希望帶旺該區。」發展商的賞識給了他發展外牆燈飾業的機會,但當年不少人都視外牆掛燈飾為天方夜譚。「那時沒人相信我可以在玻璃牆外掛燈泡哩!」

後來燈飾發展在香港漸成氣候,吸引了許多競爭對手,香港的燈飾公司也增至二十多間。黃劍山公司目前的市場佔有率則佔四成左右,員工超過一百人。

創新求變

然而近幾年經濟不景,市民賞燈的氣氛大不如前。為了挽回大眾看燈飾的意欲,黃劍山決心創新求變。

從前燈飾的燈泡只有紅、黃、光、綠、藍五色,為了創新,黃 劍山過去五年內發展出紫、粉紅、磨沙、琥珀四色,使他的燈飾更鮮艷奪目。

運用電腦操控燈飾,是黃劍山突圍而出的另一竅門。「只要設計一個程式,輸入電腦,燈飾就可以做到光暗、快慢甚至閃動的效果!」

黃劍山把入行前從事舞台燈光的經驗,搬到玻璃幕牆上,做出了如去年金鐘海富中心聖誕老人一刻玩十字懸垂,另一刻變成九十度曲體般富有動感的燈飾。「設計新穎的燈飾最能吸引小孩子的興趣,而小孩子正是父母賞燈的動力。」黃劍山說。

經典之作

九七回歸時橫跨灣仔夏愨大廈和愛美高大廈全電腦控制的大型幕牆燈飾,用上了六萬五千個燈泡, 是黃劍山最壯觀的傑作。在環境許可下,他構思了跨大廈的意念,做成一幅很大很闊的圖案,又做出會躍起的海豚、閃動的煙花。

「那幅燈飾的用電量相等於整座大廈的供電量!我敢說全世界未有人試過用這麼多電去做一幅燈飾!」設計連製作的總成本逾三百萬。

加上燈飾正處回歸交接典禮的當眼位置,所以搶眼非常。「輿論反應非常好,透過電視,世界各地的人都看得到!燈飾也能帶動香港的旅遊業,許多外國人來港觀賞都說:『美極了!』」輝煌成就帶來的滿足感使他津津樂道。

璀璨奪目的背後

璀璨奪目的風光背後,黃劍山自有其辛酸。九七年回歸,生意大增,是黃劍山入行以來最辛苦的一年。「當時我們要分三更制工作,甚至在天台『露營』!差不多做至虛脫。加上回歸時天氣非常惡劣,遇上強風雷暴,真慘!」黃劍山現在說起來還是眉頭緊皺。到九八年卻受金融風暴影響,生意額直墮谷底,急跌三成。黃劍山惟有精簡圖案、減少燈泡,以降低成本。

 

入行耕耘十多個年頭,「日曬雨淋」是其工作寫照。由於吊燈飾時是寒冷季節,天氣始終是大敵。

戶外的工作環境固然教人吃不消,但安坐辦公室構思燈飾設計的工作更叫黃劍山頭痛。每座大廈他都要創作聖誕、新年各三份設計供客戶選擇,以他平均接二十至三十單生意計算,每年便要構思百多個設計。「所有設計都是主要由我構思的,一年要為這麼多大廈設計構圖,少點心思都不行。」

望外牆變「電視機」

面對困難,黃劍山把它看成累績經驗的機會。「有一年打風,我在尖東四座大廈所佈置的燈被吹走,蝕了很多錢,只怪當時沒經驗。」他認為累積了經驗後,成功就不難。

展望將來,他最希望把「電視機」的元素帶進燈飾的世界內,令大廈外牆的燈飾有動畫般的效果。「聽來很不可思議,但想深一層是有可能做到的!」也許有一天,動畫燈飾真的會活現我們眼前。■

記者  陳嘉儀 編輯  謝天恩

按此閱讀
返回目錄
「燈飾大王」黃劍山是本港燈飾業的先驅。 (黃劍山提供)
動感燈飾,全靠電腦。 (黃劍山提供)
這幅跨大廈的九七回歸燈飾用了六萬五千個燈泡。 (黃劍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