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159 ubeat ebook
P. 4

採 訪




       記 手
            與其糾結 不如相信                                                                            任啓樂


                提筆之際望著發回來的整理稿,思緒頗有些糾                          和2019年的經歷,我又該不該談及政治面向?

            結,決定隨筆分享一點想法。
       輯 編                                                        想到這裏,我為當時猶豫感到些許羞愧和無奈。
                回想起來,近六小時的訪問絕不冗長。程展緯談                         這無疑是個荒謬的時代,19歲的我正修讀新聞系,也
       蓁 │ 吳
            吐幽默,人生閱歷豐富,對於社會問題有著自己的見                           在為前路感到迷茫。我特別希望未來能無所牽掛地下
            解,行動上也有支撐自己想法的魄力,單是工運倡議                           筆,擺脫社會和現實的箝制。絕望的是,入眼所見只
            者和藝術家兩者重疊的身分已足以引人入勝。                              有一片迷霧。

                要寫好這樣的一個人,寥寥數千字對於筆力欠佳                             瞥見錄音抄本上一句話,糾結中的我頗有些釋
            的我來說,太憋屈了。                                        然。我慶幸仍有程展緯一般的人,堅守著他那不可撼

                                                              動的信念,以人生為賭注,冒著風險在為我們說出不
                我會想,如此篩選出一些段落來撰文是正確的
                                                              敢說的事,如大霧中的明燈照亮了基層的勞工。
            嗎?可能這是他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但就是不合
            用,該怎麼辦?那唯有盡力呈現他的                                                      「在專權裏你需要遵守什麼
            形象,但我做得足夠好了嗎?話分兩                                                 呢,你建立了自己真心相信的一套東
            頭,我用這麼一個特定框架來塑造                                                  西,你守住它。」

            他,真的好嗎?他灑脫得有很多事情
                                                                                完整報道:突破想像 兼任清潔
            自己都不放在心上,我有沒有過度詮
                                                                             工的藝術家——專訪程展緯
            釋了他的想法?他分享了不少2014年


                早在上期構思稿題時,執編半開玩笑地說出一個                          逃避新聞的大學生
            悲哀的現實:「新聞系學生不看新聞。」這句說話對
                                                                                                 郭寶鴻
            我而言何等真實,同時無比諷刺,所以當老師提議這
                                                              聞報道社會的不公義,會對此感到憤慨,但現時看到
            條稿題時,我便對此充滿興趣,想了解眾多大學生是
                                                              荒唐的政策,縱有萬般無奈、不忿,也得接受,正如
            否與我一樣,也會逃避新聞。
                                                              我們要接受失去這三間媒體的事實,卻又無能為力。
                 與上期煽動刊物罪的報道一樣,這篇報道也是建
                                                                   在此特別感謝蘇鑰機教授,在報道的問卷調查和
            基於《蘋果》、《立場》、《眾新聞》的消逝。2019
                                                              分析過程中一直協助我們,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意見,
            年反修例運動使我開始留意新聞,而《蘋果》和《立
                                                              找不到專家訪問時亦願意「捱義氣」接受訪問。同時
            場》是我最常看的新聞專頁,打開社交媒體也是它們
                                                              亦要感謝完成問卷的每一個人、大學線的指導老師、
            的報道。然而,它們和《眾》相繼停運,消失在我們
                                                              我的執編和編輯一路的幫助。
            的眼簾,短時間內失去眾多新聞媒體,確實令人措手
            不及。沒有《蘋果》便看《立場》,沒有《立場》便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即使
            看《眾》,連《眾》都沒有了,還可看甚麼呢?                             身處大時代,我們都應做好自己本分,令自 己

                                                              變得更好,在困難的時期下,一起撐下去。
                此後,我與眾多大學生一樣,少了看新聞,更開
            始逃避新聞,如一些受訪者所言,最大的缺失是沒有                               完整報道:蘋果、立場、眾新聞倒閉後
            了共鳴,漸漸地沖淡了閱讀新聞的感情。以往看到新                            大學生讀者往哪裡去?


       04    大學線月刊 2022年4月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