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獎 頒獎典禮
文字傳媒(新聞報道組)優異獎
陳旭權
從數據尋找真相

陳旭權檔案
- 1993年 樹仁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畢業
-1993年 《南華早報》Sunday Morning Post及政治組記者。
-1997年 往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修讀傳媒學碩士課程         --1999年 《南華早報》,負責時事特寫。
-2001年 晉升為《南華早報》港聞版副採訪主任
-2007年 晉升為《南華早報》港聞版總採訪主任


  「數據只會帶出真相,不會說謊。」《南華早報》總採訪主任陳旭權,很喜歡有關統計的新聞,因為他喜歡翻查資料,享受整理數據的樂趣。這份對數據的濃厚興趣,為他贏得了本屆「中大新聞獎」文字媒體(新聞報道組)優異獎。

享受搜集資料及整理數據
  陳旭權撰寫「One sky, two air pollution targets」這報道全出於偶然。有一回,他從朋友手中得到一張寫滿數字的廣東省地圖,細心觀察發現原來上面標示的幾組數字是不同城市的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後來,他再花上接近兩個月的時間,不斷核實資料及訪查,最後竟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原來香港與內地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有很大的差異。一切從零開始,他要搜集大量資料及整理數據,過程費勁,他說:「這無疑是一個挑戰,我最初拿著只有一張地圖。」

「發火」的學問
  他說自己「很有火」,而這對他來說,卻原來是發掘新聞動力:「我是一個很容易發火的人,對許多事物都『很有火』,常常問怎麼會發生這等事情。這樣事事看不過眼,自然會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總而言之,做記者一定要進取、要『有火』。」
太陽底下無新事,對陳旭權來說,「新」與「舊」只有一線之差:「其實舊聞也有很多值得跟進之處,只要細心觀察便會有所發現。」他便是靠觀察、假設和求證去發掘新聞,例如他另一篇有關大學生交多了學費的報道,是他觀察到社會通縮的情況,假設大學學費應該隨通縮而減,在追問求證之下撰寫出來的。

明白事件的背後因由
  面對二十四小時電視新聞及免費報紙的衝擊,陳旭權認為收費報紙的優勢是有資源、有空間去做獨家報道:「要市民買報紙,就要發掘更多獨家消息,成為電視新聞的資料來源,牽著電視走。」他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是非黑白,因此要從多方面思考及觀察,找出事情發生的背後原因。他舉例說,去年曾撰寫一則有關政府在大澳興建避風塘,浪費公帑且破壞環境的新聞,如果單憑表面看,必定會大罵政府無能,花二億元建造一個只有兩隻蝦艇使用的避風塘,但深入調查後,發現原來政府興建避風塘是為了振興漁業:「雖然政府的確花了不少金錢,但卻是有原因的,只要找出每件事發生的原因,便會很有趣了。」

「做得高興便是了」
  「我慶幸每天都沒有不想上班的念頭,我享受發掘新聞的樂趣。」陳旭權笑言,他寫新聞不是為了要影響社會,也不是要揭發社會的黑暗面,他只是很投入發掘題材的過程而已:「我只想寫一些讀者不知道的新消息,報道刊登後,便由讀者自己去思考。」對他而言,從事新聞行業的理由原來很簡單:「我做得高興便是了。」


評判之言

-無線電視新聞及資訊部助理總監袁志偉:「陳旭權深入探討在社會存在已久、但一直被忽略的問題。他這種主動發掘問題的工作態度非常難得的。」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陳旭權很用心發掘新聞以外值得跟進的話題,很值得欣賞,可惜由於篇幅所限,未能詳盡地解釋來龍去脈,如果能夠長一點,就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