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dasani Ravina: 我是人權提倡者

編輯■黎曉凝 記者■黃紫盈

中大新聞獎特輯

鏡頭背後的蘇啟智

張寶華:感覺從沒有離開過新聞界

劉進圖: 新聞獎要以人為本

區家麟: 不走所有人走過的路

Shamdasani Ravina 由二千年投身新聞行列,至零七年離開《南華早報》,一直貫徹維護人權的理念,藉著文字將一個個關於弱勢社群的故事寫出來,喚醒社會關注。正是這份堅持,讓她得到新聞界的認同,成為第二屆中大新聞獎文字媒體別的得獎者。

大眾的眼睛
「大多數人每天都過著刻板生活,甚少關心這個社會和世界。傳媒工作者便是大眾的眼睛,提醒他們關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 Ravina在求學時期,已經決定要以記者的身分為弱勢社群出一分力:「我自幼便喜歡寫作,老師也認為我善於運用文字去講故事。從事新聞工作,正好利用我的強項來為弱勢社群說出他們的故事。」 Ravina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後,便到美國西北大學接受新聞專業的培訓。大學畢業後,她加入《南華早報》,專責採訪人權及法津相關的新聞,包括《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越南非法移民圖以犯罪留港,以及香港少數族裔取得中國國籍等報道。

引發善心的報道
「記者應該發掘別人忽略了的漏洞,報道重要的議題,而非單單報道大眾所關心的問題。」Ravina認為香港記者競爭太大,報道要做到「人有我有」,最怕就是「人有我漏」,結果各份報章每日的頭版都大同小異,而且往往忽略了新聞的質素,令報道變得膚淺。 由於香港英文報章不多,讀者群也與中文報章不同,Ravina不用面對「同行」的激烈競爭,但工作上同樣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她感慨道:「做記者的確有很多事令人沮喪,例如有一些我認為舉足輕重的新聞,卻不能在頭版刊登。」例如《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的立法可能打擊新聞自由,是一則重要的新聞,然而涉及的條文太複雜,因此不能在頭版刊出。 從事新聞工作多年,Ravina的不少報道確曾引起讀者關注,有些更喚起了他們樂善好施的心。她曾報道一個從非洲來港定居的家庭,一家四口包括兩個小孩子,居住在一個十分惡劣的環境中:「故事刊登後第二天,有不少熱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當中甚至有一個富有的人提出想提供住所給他們暫住。」

囚犯也是人
Ravina很多報道都提倡重視人權,關心弱勢社群。她舉例說:「大多數人會因為囚犯犯了罪,而忽略了他們應有的權利,但囚犯也是人,同樣享有權利。」提到關於囚犯權利的報道時,Ravina表現得相當投入:「"Nobody Out There Cares About Them"講一位尼日利亞的年輕人因為一次販毒,被判終身監禁。有人跟他說:『你把毒品從尼日利亞帶到加拿大,你就會有一千美元。』在尼日利亞,一千美元足夠他花一輩子了。」 她續道:「他沒有殺人,也不是一個壞心腸或暴戾的人,他是因為貪心,所以落得如此下場。我不是說不應該把他判監,而是判監後他們的權益也該受到重視。」Ravina認為對於那囚犯而言,有人聆聽他的故事,已是很大的鼓舞。

給予我鼓勵
從事新聞工作七年,Ravina認為當記者是一份最好的工作:「它讓你了解世界,並一同建造世界,作為傳媒工作者,我要讓香港人知道社會上還有許多人活在困境中。」 Ravina在人權新聞中表現出色,屢獲人權新聞獎和香港新聞獎;「我做的不是主流新聞,有時也會疑惑有沒有人在看,讀者是否關心?」 這些獎項給了她不少鼓勵,推動她繼續寫下去,而能獲得「中大新聞獎」,她尤其開心:「這個獎不分中、英文媒體,並由十分資深的記者做評審,能夠得到他們的肯定,實在十分高興。」

暫別香港
儘管在新聞界逐漸做出成績,Ravina卻選擇功成身退,在今年七月毅然辭職,然後飛往紐西蘭,加入一個由中國及印度女性成立、政府資助的人權組織SHAKTI。她說:「只是批評政府的錯,呼籲它解決問題,然後被動地等待政府採取行動是不足夠的,我希望主動透過與政府合作,實際解決問題。」 「SHAKTI的總部位於奧克蘭,主要為當地的新移民和難民等弱勢社群服務,他們大多是中國人和印度人,因為言語不通和不了解當地法津,面對很多問題,我的工作是協助他們了解問題,爭取權利,並向政府投訴有關歧視的問題。」 她現在也有為《南華早報》撰文,報道紐西蘭的情況。至於會否重返香港,她肯定回答道:「香港是我的家,我最後還是會回來。」


Ravina有關人權的報道獲人權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