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奔波為學費
記者:廖珮榆 盧宇琪
編輯:董龍珠


   在大學學費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大部分大專生都有兼職。
據本刊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的大專學生曾經兼職,而現時有兼
職的亦接近四成。有七成受訪者認為大學加費助長了大專生的兼
職風氣。

   《大學線》月刊於今年九月中,在本港七家大專院校﹝包
括: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科技大學、浸會大學、理工大學、城
市大學和嶺南學院﹞內進行了一項名為「大專生兼職情況」的問
卷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四成受訪者現時有兼職,而曾經兼職的
則有八成。

   是次問卷調查以非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共發出問卷三百五
十份,成功收回三百二十六分。

   在時間分配方面,四成受訪者每周平均花三至五小時兼職,
但也有一成多受訪者表示每週最少花十一小時兼職,就讀香港大
學經濟金融系的章景星便是其中之一。

   章景星現時身兼六份補習,平均每星期約花十小時在兼職
上。她說由於本身學系的功課量不太大,所以能騰出較多時間替
人補習。


不惜『走堂』為兼職

   超過一半受訪者承認兼職影響個人生活,其中超過四成半
人表示會影響學業,其次還有愛情、家庭以及社交等。調查中甚
至有一成半學生承認曾經為兼職而「走堂」﹗

   章景星也承認兼職確有影響個人生活,為了兼職,往往要減
少社交活動,「其他同學放學後可以去聊天喝茶,我卻要為金錢
而奔波﹗」

   近年大學學費持續增加,據調查顯示,有七成受訪者認為
大學加費間接促使了大專學生兼職。

   理工大學學生事務處副處長鄧太認為大學加費的確助長了
大學生兼職的風氣,但她強調這並不是導致兼職情況普遍的唯一
因素。

   鄧太指出該校設有經濟資助計畫及緊急援助計畫,均能幫
助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減低校內學生因經濟問題而兼職的機會。

   鄧太表示今後會在校內加強宣傳這些計畫,她並強調校方
希望同學能多放時間在讀書上,因為兼職始終不是一個好風氣。

   調查顯示以補習作為兼職工作的人數最多﹙66﹪﹚,但亦
有部分大專生從事另類工作。


寓興趣於賺錢

   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年級的劉世珍現於尖沙咀HMV唱
片公司擔任兼職唱片騎師,她表示自己的工作範圍很廣,包括協
助顧客試聽和訂購雷射唱片﹐但她最喜歡還是做唱片騎師的工作。

   劉世珍表示工作上的困難主要是上司不准她播太多自己喜
歡的音樂﹐跟她的意願有出入。

   對於薪金滿意是否﹐劉世珍則笑說﹕「興趣比金錢更重要
。」劉世珍希望將自己喜歡的音樂帶給其他人,所以除了任職唱
片騎師外,她還為本港一本介紹非主流音樂的雜誌寫樂評。



救生員要懂多國語言

   就讀理工大學商業系的范為忠,目前在火炭某屋苑的泳池
任職救生員,「師傅」﹝范之綽號﹞表示救生員的工作量不太大
,薪金也不錯,所以選擇這份兼職。

   范為忠曾經救過很多人,但大部分都只是小事,並沒有生
命危險,其中最難忘的一次便是拯救一名韓國人。

   當時他不知道求救者是韓國人,當他吩咐對方放鬆及依照
自己指示去做時,對方仍然擺出一副惶恐的樣子,待上岸後,師
傅才知道原來他聽不懂自己的語言,因此范認為﹕「必須學習多
國語言﹗」所以他喜歡利用泳池休息的時間來自學各國語言。

   中文大學物理系一年級的李同學在球場上被星探發掘後,
在今年夏天拍了一個電視廣告。



七百元一天的「外快」

   在廣告他要作一些誇張的動作及面部表情,裝作好玩、驚
慌。李同學說,選擇當特約演員,是為了打時間和賺錢,也為學
習新事物。李同學表示拍廣告擴闊了他的眼界,讓他接觸到許多
新鮮事,如燈光運用和廣告的拍攝過程等,實在得益不少。

   不過當中有不少苦處。整個廣告拍了超過十小時,期間還
被導演責罵,廣告「出街」後,因為鏡頭問題,李同學發現只有
自己的「手」有幸出鏡﹐真是白辛苦一場。

   雖然如此,但他仍然覺得這份工作頗有趣,除了從中學習
到不少新事物外,還認識了許多新朋友。而且七百元一天的報酬
也相當吸引。


學界球證不易為

   每有學界足球比賽,就讀香港大學電腦系的志仔都會在足
球場上出現,但他並不是球員,而是球證。每年學界足球比賽都
在十月至十二月之間舉行,而志仔的兼職季節也在這段時間。

   作為球證,志仔表示必須具備豐富的足球知識和經驗,他
曾經擔任多次學界比賽的旁證及丙組賽事的主球證。

   擔任學界球證也可錢賺,而且愈長的賽事薪金愈多。不過
遇上一些脾氣不好的球員不服判決時,會向志仔破口大罵,那種
滋味並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