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潔恩 余穎思
編輯:黃潔心
有說傳播媒介處理釣魚台事件的報道時過分煽情,立場不
夠客觀。究竟傳媒是「用心良苦」,刻意動之以情,還是在愛國
的熱情當前,情不自控?
愛國無罪 煽情有理
自《明報》記者率先到釣魚台採訪,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
的艦艇和飛機海空攔截後﹐釣魚台事件便立即引起廣泛關注。傳
媒每天都大篇幅報道﹐令此事成為城中的焦點。有人批評傳媒處
理手法過分渲染煽情﹐有違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專業精神。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同意傳媒在處理釣魚台事
件時有煽情成分﹐他解釋說﹕「訴諸觀眾或讀者的感情多於理性
便是煽情。」杜耀明認為傳媒只側重報道而欠分析﹐對釣魚台事件的來
龍去脈、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中台在此事上扮演的角色欠缺深入
探討。另外他指出不少傳媒自以為能客觀報道﹐但其實只偏重某
些意見﹐不作多方面報都是煽情表現。「時事觀察員」趙來發卻認為煽情的報道手法是香港報界
的傳統用平實的手法並不能夠吸引讀者讀者早已習慣這種手法抽
離作客觀報道反而使讀者難以適應他說煽情不是缺點而是技巧純
熟煽是不要緊的。
圖文並茂 世界趨勢趙來發表示在釣魚台事件中﹐報章趨向以較多的圖片代替
文字﹐這其實是一種改變傳統的新嘗試。他不認為傳媒企圖用圖
片以求達到煽情效果﹐而是多用圖片其實是世界的趨勢。但他對
於《蘋果日報》處理圖片的手法卻不敢苟同。「那幅陳毓祥遺孀
和遺孤『站於燭光中』哭泣的『美術相』﹐就有過分渲染的弊病
。無疑﹐這處理手法會增加對受眾的震撼力﹐但卻有違新聞從業
員求真的專業操守。」杜耀明也認為那幀圖片不是新聞圖片﹐只可在雜誌封面出
現。從新聞角度來看﹐那張圖片的處理手法並不妥當﹐更有誤導
渲染之嫌。《蘋果日報》總編輯葉一堅否認那幀「美術相」有欺騙讀者
的意圖。他強調把兩張相片重疊純粹為版面設計,旨在吸引讀者,
並沒有蓄意鼓動民眾情緒。「但《明報》『釣魚台淪陷了﹖』或
『中國人民怒吼了﹗』等標題﹐出現於這個『大是大非』的時候﹐
則有扮『大仁大義』之嫌。」杜耀明也認為某些標題的字眼過了火,如「怒吼」的可能只
局於某一部分的中國人﹐不能一概而論。這其實是傳媒工作者的想
像,而事實卻非如此。趙來發則有不同意見﹐他表示近日《明報》
的標題只是走外國式標題的風格﹐一針見血﹐力求簡潔﹐希望創新
而非有特別意義。
外侮當前 情難自制記者既是客觀公正的報道者﹐又是中國人﹐身處這兩個角色
中﹐有否令客觀這專業操守受到考驗﹖他們又能否冷靜持平地把他
們所見所聞如實地呈現讀者眼前﹖葉一堅承認《蘋果日報》於報道釣魚台事件有渲染成分﹐傳
媒也有煽情報道。但他認為傳媒在報道中滲進了主觀感情乃無可避
免。因為大部分傳媒工作者和受眾是中國人﹐用字難免有主觀成分
,有支持保釣的字眼並不出奇﹐記者在採訪時被主觀情緒影響也可
諒解。曾上「保釣號」採訪的《蘋果日報》記者李英強不諱言在報
道釣魚台事件時﹐記者的代入感會較大。不過他強調上「保釣號」
的記者已盡量客觀﹐將自我角色抽離﹐務求分清楚主觀情緒和客觀
報道。傳媒評論員何良懋認為記者採訪時不應注入個人感情﹐必須
去除民族感情的主觀思想。他批評記者報道釣魚台事件時未能客觀
中立﹔而且準確﹐全面報道事實﹐應不損及記者的愛國立場。
激發民風 推波助瀾傳媒於是次事件扮演的角色也成討論的焦點。有人認為傳媒
處理這次事件不僅煽情﹐還以運動搞手自居﹐鼓動民眾、誘發風潮。杜耀明指出﹐在保釣運動的開始階段﹐一面倒的報道的確起
了鼓動作用﹐尤其當《明報》派船往釣魚台﹐率先披露事件的嚴重
程度﹔帶來了其他傳媒跟進報道﹐同時也引起大眾廣泛關注。他認
為傳媒那「少批判、多認同」的報道無疑桎梏了受眾的思想空間﹐
然而事件發展至中期﹐傳媒反而居於次要位置。大篇幅的跟進報道
並沒有帶動民眾的情緒﹐更加沒有引領是次社會運動的方向﹐反而
團體組織漸成為主導角色﹐整個社會運動也是由參與其中的人所帶
動。何良懋分析﹐在各種媒體大肆報道相互影響下﹐電子及文字
傳媒可說是攜手合作。它們一方面強化民眾的保釣意識﹐另一方面
﹐於某程度上確有推動社會運動的客觀效果。不過﹐他認為傳媒的
作用只在推波助瀾﹐並不是佔著主導位置。事件最大的原動力並不
是傳媒﹐而是政治活躍分子。所以﹐他並不認為傳媒於保釣事件報
道上﹐有刻意部署、借此造勢之嫌。葉一堅也同意傳媒有激發民眾的熱情﹐但不是刻意的鼓動。
「面對這『大是大非』的情況﹐傳媒工作者自然有一種使命感﹐因
此報道上有少許煽情也可理解。而且鼓動也非壞事﹐最少能激發起
群眾的民族意識﹐令受眾開始關心國家。」何良懋說﹕「為免受眾的情緒過分失控﹐傳媒應多作多元化
的報道和分析﹐務求給予民眾足夠的思想空間。」他批評現今報章
的社論不夠火力﹐從《明報》甚少深入討論兩岸政府的軟弱態度就
可見一斑。而杜耀明認為傳媒除報道之外﹐也該深入反省保釣運動背後
的意義及其發展取向。他認為傳媒更應向歷史負責﹐並協助受眾從
較長遠的角度分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