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淪為妓女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蔡詠婷今年從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前,到印度服務當地的貧民,她在出發前,特意到國際十字路會,體驗難民生活:「在課堂上,我知道難民的生活很慘,但感受卻沒有親身被拿槍的軍人推撞、責罵來得深。」談及「難民生活體驗」,蔡詠婷還歷歷在目。

「難民營的士兵全由外國人飾演,他們的眼神很兇,即使他們是模擬的,我們也不夠膽發一句聲。」蔡詠婷回想時,餘悸猶存。

她描述,士兵不但會打罵難民,還會誘拐難民出走,將中東地區難民的遭遇活生生地呈現出來。「他們不會直接用暴力捉你走,會哄你讀書,指讀好書便會有好出路。不過,其實當你離開營地後,他們會將你變賣做妓女,再也見不到家人。」主辦機構指,活動要向參加者展示難民生活最真實的一面,使他們感到無助,從而產生出同理心。

「我們連吃口飯也不容易,不單要滿滿的垃圾袋中翻尋飯盒,更沒有任何餐具,要用手吃飯。」雖然吃得狼狽,但蔡詠婷仍覺得很有意思:「相比真正的貧民,我們的已經有一個飯盒,至少能吃得飽。」蔡詠婷從活動中自然地產生了「同理心」。

除了難民體驗活動外,還有貧民體驗活動。參加者需扮演東南亞的貧民,天天依靠造紙袋維生。「造紙袋一點都不簡單,要在有限的時間為了生存不停地造紙袋,還要低聲下氣求商舖的店主買我的紙袋,才能養活家人。」來自澳洲的中學生占美,特地到香港參加這個獨一無二的難民體驗活動。

貧民生活 要造紙袋

紙袋是用舊報紙加上麪粉和水混合的「膠水」所造而成,一眾嬌生慣養的年輕人為養活「家人」,已不顧儀表,弄得兩手「黏答答」也不理會。「老闆諸多要求,要我下跪、按摩,又故意用重的罐頭弄破紙袋,刻意留難。」眼看商店東主不斷撕毀他一家人的心血,占美一臉無奈。

國際十字路會地球村活動總監畢大偉指出:「這還不及真實的十分之一,現在有數億人日日夜夜在過這種生活,連問一句『為甚麼?』的時間都沒有。」他說活動是要透過激發參加者的同理心,使參加者知道世界上還有極需要幫助的一群:「若能夠讓大家一起嘗試承受挫折,想一想,親身經驗所學習到的信息和觀念,將會終身受用。當你體驗到別人的苦況後,扶貧、賑災也再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 機構希望參加者得到這些體驗後,主動服務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沒有「選擇」的權利

在每一項體驗活動完結後,畢大偉都會與參加者討論及分享感受。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學生溫麗司分享說:「我在上大學後,有很多選擇和夢想,但從來沒想到,這個世界有些人卻連選擇生活的權利都沒有。」從未嘗試出外工作的占美直言:「以前總會覺得窮人是因為懶惰才會無錢,咎由自取。這次親身經驗後,我明白他們是因為受到剝削,才不能打破貧窮的厄運。」溫麗司和占美均表示,在體驗過貧民的生活後感觸良多,希望可以幫助世界各地的貧民。

深受感動 港人做全職義工

策劃和維持多項體驗學習活動並不簡單,除了硬件上的配合外,還需要不少人力資源。現時,國際十字路會有八十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全職在營內工作,另有數百位香港義工會在閒暇到營舍幫忙,每週約需要四百位義工去維持機構的運作。朱碩怡曾經是一位活動參加者,她在美國讀書回港後,沒有尋求高薪厚職,成為了這裡唯一一位全職的香港義工。

朱碩怡在參與地球村的體驗活動後深受感動:「在造紙袋的過程中,我試過賺不夠錢,要搬到天橋底住,問地主借錢。地主會拿走我所有造的紙袋去賣,還會叫我『陪』他,日日夜夜不停地為地主工作,卻不知道甚麼時候才可脫離這慘況。」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並不單是金錢。在香港,可能我們正為升職加薪煩惱,但在世界的另一角落,卻有很多人在垃圾堆中為食水和食物而擔心。」朱碩怡續道:「我們無可能去所有國家感受一次他們的生活,但是十字路會的地球村活動,能使我夢想成真。」成長於公屋家庭的朱碩怡認為,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所以她選擇加入十字路會當義工,並負責扮演「貧民體驗」中的富店主角色。

「痴線」的慈善機構

策劃地球村體驗活動的畢大偉指,其實很多人都「有心」,但關心的議題卻不夠世界性,他舉了一個例子:「南亞海嘯有二十多萬人喪生,非洲一個月死於貧窮饑荒的人便差不多等於這數字,但卻很少有人關心。」因此,地球村的使命就是要參加者看到其他國家的需要。

畢大偉雖然是澳洲人,但自少便在香港讀書,會說一點廣東話,他開玩笑說:「廣東話『慈善』與『痴線』發音相近,我說我們是『痴線』的慈善機構,舉辦了那麼多辛苦的體驗活動。」他又笑言,這些「痴線」的活動,愈來愈多人支持。近年,不少商業機構和教育團體如拔萃女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與香港大學等都主動要求到軍營體驗「難民」和「貧民」的生活。

迎接三三四 活動新搞作

雖然十字路會的活動頗受歡迎,但早前有報道指政府考慮收回以一元象徵式租金租用的舊軍營營地。畢大偉解釋,自消息傳出後,不少團體都來信支持十字路會保留現址,故政府現時也會暫緩計劃,與其商討未來的發展。畢大偉更透露:「政府其實很支持這種經驗學習模式,我們的體驗學習活動也會配合來年開始的新中學課程。」

國際十字路會的經驗學習活動得到教育局支持,將會配合「三三四」新課程中的全球化、公共健康、貧富懸殊等課題,讓學生能親身體驗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            國際十字路會有見及此,已加建兩個體驗活動,分別為「愛滋病患者體驗」與「盲人體驗」。畢大偉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中學生在地球村參加體驗活動,認識其他國家的需要,珍惜自身擁有,再推己及人,在真實的「地球村」做一個有心人。

很多機構慶祝十周年紀念,都會在酒店舉行晚宴。二零零五年,國際十字路會的十周年慶祝活動便是一個「難民營」。因為他們一直進行收集二手物品活動,故此與不少商業機構的高層都有聯繫。十週年時,國際十字路會邀請了他們到軍營內的一片草地,興建鐵皮屋,體驗廿四小時的難民生活,而這次「慶祝活動」便成了「地球村」的雛型。

國際十字路會也想不到,當日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很多參加者也嚷著要介紹朋友和同事來參加,結果規模便愈來愈大,也吸引了其他商業機構贊助擴建,「貧民體驗」、「愛滋病患者體驗」、「盲人體驗」相繼落成,形成了今時今日的「地球村」,象徵參加者可在村內體驗世界各地的生活。

活動的參與自由度很大,歡迎各類型團體參加,時間由兩小時到一星期不等,可因應情況而安排。這個計劃自從二零零五年開始以來,已有一萬二千多個來自不同企業、教育機構及社會不同Í­層的人士參與,活動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