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人物

編輯■郭昀 記者■鄧玉燕  攝影■郭昀


毛俊輝小檔案







《犀牛》打開戲劇之門
    十歲時,毛俊輝跟隨父母從上海移居香港,入讀當時位於九龍城的伯特利中學。現在戴著一副紅色新潮眼鏡的毛俊輝,舉手投足間總是神采飛揚,原來他於中學時期,只是一個埋首書堆的學生。毛sir表示那時中學生活比較呆板,沒有甚麽課外活動,因為太苦悶,他唯有不停看戲解悶,直至升上浸會大學,他深入接觸戲劇,他整個人生都改變了。

    年輕的毛俊輝在投身社會之前,和其他大學生一樣,對世界充滿疑問。「為甚麼世界不公平,有人窮得淒慘,有人卻自私圖利?我不知怎樣找到答案。」訴說著當年的困惑,毛俊輝的眉頭不禁緊鎖。

    後來,一齣舞台劇《犀牛》令毛俊輝十分震撼。《犀牛》是一齣荒謬劇,講述一頭犀牛闖入了一個小城鎮,隨後城中的人陸續變形為犀牛,只有一個人堅持不肯變。毛俊輝從中明白,在迷失的世界裡,人必須掌握自己的未來。牛頓因為「蘋果」得到萬有引力論,毛俊輝卻因為「犀牛」而找到人生的出路。「戲劇可以教我體會人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他參加了浸會劇社。

全情投入戲劇的「毛主席」
    在劇社裏,毛俊輝連續兩年擔任主席,所以旁人都笑稱他為「毛主席」。毛俊輝形容從前的自己是一個「loner(孤獨者)」,很喜歡一個人思考問題,並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從加入戲社,他卻一下子變成領導者,更有機會參與不少群體活動。「我本性害羞,和很多演員一樣。詹瑞文第一次演戲時,他的臉都紅透。但是要別人明白你,就一定要做。」

    大學時代,毛俊輝主修英國文學,副修中國文學。他坦言,縱使戲劇只是選修科目,但卻是他最喜歡的一科,帶給他最大的快樂。而當時的戲劇課老師,更是人稱King Sir的鍾景輝。毛俊輝說,King Sir是引導他走向專業戲劇之路的啓蒙老師。因為鍾景輝令他知道戲劇不只是做戲,而是可以一門學問、是一個專業。可惜當時香港沒有戲劇研究的專業進修,所以毛俊輝決定到美國愛荷華大學修讀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他強調,當時到外國讀書是一件很大膽的事,他驚嘆:「意想不到!」

美國學戲:很難很成功
    在美國,作為一個膚色不同的外國人,成功往往比別人難。曾經有一個百老匯導演對毛俊輝說:「你是一個出色的演員,但你不是白種美國人。如果你是,我會不斷地用你。」     

   雖然在海外的發展受膚色所限,毛俊輝卻認為現實的無奈不足以令他卻步,他依然感激當時接納和給予他演戲機會的人。

    憑著努力,毛俊輝打破種族的枷鎖,成功爭取不少演出機會。他除了在紐約百老匯演出著名的音樂劇《太平洋序曲》,更曾擔任美國加州拿華利劇團的藝術總監。

    不過毛俊輝常常思考:「中國人演得再好,可以代表美國嗎?我能代表甚麽?我的根是甚麽?」正好一九八五年時,香港演藝學院成立,誠邀他擔任表演系主任,毛俊輝相信回來能有更大的發揮,於是就告別奮鬥了十七年的美國,返港做老師。

    當時一群美國年輕華人看到毛俊輝的成就,還特別成立了一個華人戲劇協會(Asian-America Theatre in San Francisco)。毛俊輝很欣慰,也歎息:「如果當初留在美國,我希望能憑藉在戲劇上的追求,創作更多,打破種族的局限。」

魔鬼「教」父出高徒

    回港後,毛俊輝在香港演藝學院做「教父」,將他所學與經驗傾囊相授。嚴師出高徒,為了激發學生的最大潛能,毛俊輝每次都會要求學生做到最好,有時難免顯得「火爆」。每當他瞪著眼,原本修長的眼睛像會看穿人,令人自覺達不到要求而慚愧。

    毛俊輝學生眾多,包括影帝黃秋生。毛俊輝表示,黃秋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生,除了很少缺課,也十分緊張學戲。不過,有一次黃秋生因為拍戲而趕不及上堂,毛俊輝就顫著指尖,指著黃秋生說:「不要讀了!你  不要讀了!你不如返電視台做算了。」當場,黃秋生就當著老師和同學面前哭了。毛俊輝說他早就忘記這件事,倒是黃秋生一直「牢記於心」。毛俊輝解釋:「黃秋生很有表演天份,愈是這樣,我愈要對他嚴格,我不能對不起他。」 

    毛俊輝教書很有自己的一套,不時引用西方的探索方法和即興表演,令演員能更深入了解角色。他表示平時甚少做示範,因為「示範有危險性」。當年他在美國做學生時,有一個紐約演技老師的示範極為精采,令人目瞪口呆。毛俊輝卻嚴肅地說:「你跟不到她,即使最好的學生,都只能模仿,永遠都學不了她的演技。」毛俊輝希望學生能超越自己的演技,所以除非解釋不了,否則都盡量不示範。

教演戲,更教做人
    毛俊輝認為,若一個人連自己的人生都掌握不好,更別提在舞臺上扮演別人的角色。所以,他堅持教演戲同時,也要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

    雖然門生不少,他仍注重因才施教。當年謝君豪內斂拘謹,毛俊輝卻看到他的表演天份,所以經常讓他在堂上主動表演片段,一次不成,再做一次。毛俊輝希望謝君豪知道自己的特質,好使他能更自信地面對人生。

    當然,毛俊輝也有很多懷才不遇的學生,有些是因為性格問題;有些則欠缺機會;有時,機會明明就在眼前,學生卻沒有準備好。談起這些學生,毛老師語重心長說:「沒有努力和付出,只憑天份和小聰明,根本就不能長久發展。」

從「心」出發
    「在教學上,我會讚有天份的學生,但真理是,我會關心他們每一個,輔導與幫助他們。」

    問到這些年來對教學抱持的信念時,毛俊輝稍為沉思了一下,回想起幾十年前的一個場景:他好奇地問他的老師桑福德邁斯納(Sanford Meisner):「為甚麼,你可以教這麼久的書?」

    「From the heart.」

    這是Sanford Meisner的答案,也是毛俊輝一生堅持的原則。■




毛俊輝小檔案
1947年生於上海,10歲來港定居。
六十年代末,浸會大學英國語文系畢業後,往美國愛荷華大學修讀戲劇藝術碩士學位。
27歲時出任美國加州拿柏華利劇團藝術總監。
1985年香港演藝學院成立,回港擔任表演系主任。16年來,桃李滿門,門生包括黃秋生、謝君豪、蘇玉華、張達明、劉雅麗、詹瑞文等。
2001年2月出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
2003年因癌症切除胃部。
2004年獲特區政府頒發銅紫荊獎章。
2008年3月藝術總監職位任滿引退。
五度獲得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導演獎、香港藝術家聯盟「藝術家年獎 ` 舞臺導演獎」。
在港舞台演出包括《一籠風月》、《小男人拉大提琴》、《德齡與慈禧》等。
導演作品包括:《新傾城之戀》、《梨花夢》、《萬家之寳》、《酸酸甜甜香港地》、等三、四十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