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除了是「購物天堂」、「美食天堂」,也同樣以「文化沙漠」聞名於世。新市鎮千篇一律的建築設計、藝術館一年才二、三十萬的入場人次、書局裡最暢銷的是減肥書、食譜和補充練習‥‥‥在在顯示出香港人的精神文明是如何貧乏,主管香港文化藝術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也直認香港是個「文化沙漠」。

不過,香港隨便一個小學生,小小年紀就已經頻繁地接觸文化藝術,樂器、繪晝、跳舞獎狀證書一大堆。香港人所享受的創作自由,在華人社會堪稱最高,就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也說過,香港絕對不是文化沙漠,所擁有的創作條件是全球華人社會之中最好的。

香港既是文化沙漠,又是文化寶藏,豈不矛盾?

是香港對文化藝術的態度,造成這種海市蜃樓的現象,港人普遍視文化藝術為生財工具。家長讓孩子學習藝術,不是為了興趣,而是為了名校學位。港人如是,香港政府也如是。

正因為香港人這種唯利是圖心態,政府一邊廂排除萬難要「躋身國際文化藝術都市之林」,「建造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殿堂」,建立地標,希望以文娛藝術招徠遊客,吸引外匯。但另一邊廂,政府卻說早已被公認為藝術村的牛棚並不是甚麼藝術村,更削減對演藝學院、民間藝團的資助。

投放大量資源去請洋菩薩,建地標,而不去培育本地文化藝術人才,完全是捨本逐末的做法,根本不能提升香港的文化水平,更遑論吸引遊客。文化藝術靠的是創作、轉化及鑒賞,博物館不是「金廁所」,不是用來炫耀花花綠綠的鈔票。香港應揚棄對文化藝術的功利心態,若然真的有心發展本地藝術,就應從軟件入手,切切實實地鼓勵本地藝術家創作。

眼見亞洲各地各出其謀發展本土文化,唯獨香港樂此不疲地想將外地文化輸入香港。試問,外國遊客會千里迢迢來香港參觀自己國家的藝術品嗎﹖沒有香港本土元素的西九,一座座博物館只有軀殼沒有靈魂,最終只會淪為鄰近商場和豪宅的後花園。正如高行健所說,我們有的是創作環境,何必白白浪費,反而去刻舟求劍,緣木求魚﹖何況文化並不只是古典音樂、名畫和歌劇,香港處處都有文化,鄉街里巷也有文化,流行曲是文化,港劇粵劇也是文化;畢加索的名畫是藝術,曾灶財的字也可以是藝術。

古人云:「在家敬父母,何須燒遠香」,與其用數以億計的金錢來建場館,倒不如用來資助本地藝術及文化活動。只有香港人自己的文化,才令香港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