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余秋琳

 

全球化機遇的背後

     
  對於香港人來說,全球化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官員學者不斷地重複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又說全球化是大勢所趨,要抓住全球化的機遇云云。但全球化究竟是甚麼呢﹖全球化的趨勢始於二戰之後,面對戰爭所帶來的嚴重經濟破壞,為加速重建,各國透過不同的經濟合作組織,企圖打破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障礙,令資金、貨物、勞工和資訊的流通更暢通無阻,跨國企業相繼出現,而國家之間的經濟也變得愈來愈互相依賴。
  
  你可能沒有察覺上班時在地鐵閱讀的免費報章,是源自瑞典﹔還有午飯時享用的美式快餐,下班後欣賞的荷李活電影,這些價廉物美的舶來品,無不隨著全球化的洪流中湧進香港。隨著自由貿易的發展,關稅障礙取消,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和服務可以低廉的價錢進入香港市場,我們日常生活的選擇好像增加了。

  相反,反全球化的聲音對香港人而言卻陌生得多。或許你只會記起在國際版的一隅,偶爾提及國際會議舉行時,反全球化的滋事分子又再生事﹔又或是在街頭收到的傳單中,看到南美或非洲的農民,因全球化而被跨國企業壓低農作物價格剝削的消息。在不少香港人的心目中,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好像只會發生在遙遠的第三世界國家,而且像是經濟發展中理所當然要承受的痛苦。

  然而,在我們毫不察覺之中,全球化對香港的經濟也帶來負面的影響。由於內地和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工資比較便宜,香港各行各業很多工序已經外移,導致很多低技術行業的失業率持續高企。本地工人要保持競爭力,唯有增加工時,自降身價,以緊貼全球的勞工市場價格。在全球化的市場中,我們的對手不再限於鄰近地區,而是地球上所有人。

  全球化對本土文化也構成威脅。在擁抱著身穿唐裝米奇老鼠的同時,又可會想到中國文化一直在消散﹖在我們欣賞荷李活電影的時候,又有沒有發覺港產片的產量一年比一年少﹖跨國公司靠著雄厚的財力,往往輕易打入本地市場,而傳統和本土的文化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式微。

  世貿部長級會議將年底將於本港舉行,政府一直宣傳的是會議所會帶來的榮譽和旅遊收益。然而,在這些光榮背後,更值得我們思索的是全球化的本質和迷思。究竟全球化是否無可避免﹖而全球化又是否真的令全球的大眾得益﹖作為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我們要放眼世界,考慮第三世界的人民的福祉,更要為社會上的低下階層設想,思考一下如何才可以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的人均享受到全球化的益處。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