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豬農的哀歌

編輯|梁俊鵬 詹秀慧

記者|仇穎君 許瑩 王少儀 攝影|梁俊鵬 詹秀慧

  今年年初,漁農自然護理署建議實施農場扣分制,新例下豬農有可能因違反條例而被吊銷牌照﹔有八成豬農認為條例嚴苛,寧願交出牌照換取補償金。四月初,業界更表示正部署帶豬遊行抗議扣分制,擬用三百輛貨車堵塞文錦渡。城市發展使本港農業萎縮,加上日本腦炎、口蹄病等疫症的打擊,養豬業經營日益困難。在政府不發新牌的情況下,香港這一代的豬農很可能成為「末代豬農」。然而,他們仍有人不死心,改良飼養豬隻的方法,以吃得健康作為賣點,希望在困境中尋出路。

  城市化對養豬業影響甚大。隨著愈來愈多市民搬進郊區居住,市民與豬農的衝突日漸增加。

  元朗區區議員張文輝說︰「每到黃昏五、六點左右,就會有一些豬農非法將一些污染物如排泄物,排到天水圍的明渠當中,特別是市民吃晚飯的時候,會有噁心的感覺。」他贊成實施農場扣分制,並指區內居民對於常有豬場將污水排入天水圍的明渠非常反感。張文輝說近幾個月因為檢控愈來愈頻密,情況稍有改善,但他的辦公室每個月到仍會收到四至五宗關於農場污染物的投訴。

  「農場扣分制可以撤銷牌照,以杜絕農民雖因犯事被除名,但牌照上換另外一個人仍然可以繼續經營的情況。」張文輝說。

  漁護署表示目前只有一個非正式的撤銷牌照準則,即持牌人在十八個月內被檢控三次,漁護署便會考慮撤銷其牌照。有關檢控豬場對四周環境造成衛生問題的工作由環境保護署負責。豬場一經定罪,漁護署便向豬場發警告信。由零四年四月至十二月,該署共發出九封警告信。

  而建議中的農場扣分制中,列明三十一條會導致扣分的條例,扣滿三十分會被撤銷牌照。條例包括禁止農場排放不合標準的污水,以及要求農場防止蚊蟲滋生等,違反每條扣五至二十五分不等,若一年內重犯,則將被扣雙倍分數。

  漁護署書面回覆本刊表示,依據現時的發牌條件,漁護署可因持牌人違反任何有關法例或發牌條件而立刻撤銷該農場牌照。而建議中的扣分制度,則詳列各違例事項所要扣減的分數,以提高透明度。至於扣分制的具體內容,漁護署發言人拒絕透露,並表示政府明白業界對此計劃有很大迴響,事實上現階段計劃仍在草議中,要詳細研究計劃推行的可行性。

排污條例過嚴

  在香港擁有四個農場,共養豬一萬二千隻的鄭嘉成,在扣分制的陰霾之下,打算結束香港的豬場,回大陸發展。他認為現行的環保條例已經對農場排污規管過嚴,扣分制更是「扼殺」。現時的「禽畜廢物管制條例」。規定BOD在五十(即五天生化需氧量及懸浮固體比率為每公升五十毫克。)反觀台灣、韓國等地標準卻為二百,比香港寬鬆得多。鄭嘉成指由於排污規管嚴苛,導致豬農偷排污水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也跟當局談過,即使整條條例只留下排放不及格污水那部分,我們已不能經營下去。」業界開過會,要求政府把BOD放寬至一百五十。

  過去每年他都會重新購入母豬三百至三百五十隻,今年因決定交回牌照,已不再購豬。

  另一位豬農譚強說,他明白總不能以經營農場為理由弄髒別人的地方,政府有法例是應該依從的,但有些情況並非農場經營者所能控制。他表示自己曾經因為排放污水的問題四次被政府檢控,其中一次因為八號風球導致水管爆裂,令污水排出。他稱那次是意外,不由得自己控制,他說﹕「我曾經上訴至高等法院,最後還是輸了官司,更要付出約三十萬的訴訟費。」


「收一個,死一個」

  代表漁農業的立法會議員黃容根認為扣滿三十分的豬場被撤銷牌照不合理。他表示由於政府已停止發新牌給豬場,假若撤銷牌照,豬農被迫結業,行業只能一步步走向窮途。他說﹕「現在豬農是『收一個,死一個』。」

  黃容根表示農場扣分制的建議,顯示政府有意結束整個行業。鄭嘉成指政府近年對豬農的幫助日漸減少,以往漁護署為豬農所提供的配種、注射疫苗、診治豬隻等服務,都以經費不足為理由而被取消,前幾年更把主要為豬農服務的打鼓嶺辦事處關閉。鄭嘉成對此大感不滿﹕「漁護署口口聲聲說會協助我們,但根本沒有幫助過,我們會主動定期拿豬隻給他們檢驗,但報告等了六個月還未出,理由就是沒有經費。」他表示他們其實只是想政府幫助他們診治豬隻,教他們能如何提高豬隻生存率,但可惜單是此也辦不到。

  對於取消提供配種、注射疫苗、診治豬隻等服務,漁護署則回應說︰「現時農友一般已具備配種技術與經驗,可自行繁殖場內豬隻。向農戶提供配種服務的需求已不復存在。」漁護署仍提供進口種豬檢疫期間的豬瘟及口蹄病疫苗,「至於日常的預防性疫苗計劃,各農場則會按實質情況和運作模式自行承擔。」

  對於豬隻檢驗報告遲遲未出的問題,漁護署回應為豬農化驗病材,在取得檢驗結果後必盡早通知豬農。一般而言,在病材送檢後七個工作天內,豬農會收到初步檢驗結果的口頭報告。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卻認為扣分制並無不妥︰「農場違例扣分制只是將農場運作制度化。而且食肆牌照、汽車牌照同樣有扣分制及罰款,難道農場就可以例外、受額外的優待﹖」他同時表示本港應討論養豬業還是否應該存在,他說﹕「世界上的同級城市如紐約,都沒有養豬業,現時香港應該討論香港豬場的存在價值。」


沒有本地豬恐成壟斷

  然而,豬農卻認為保留本地養豬業可以平衡食物價格,而且在其他地方豬隻出現疫症時也可維持一定的供應。香港豬會主席黃廣榮說︰「本港有自己的農業產物,能起調節物價、平衡市場的作用。」現時香港每天所需的活豬量約六千至七千隻,其中四分之一來自本地豬場,若沒有本地豬,即意味著本港的活豬供應市場將會由代辦大陸進口活豬的五豐行所壟斷。

  現時每擔豬肉(一百斤)的批發價約為八百元至九百元不等。五豐行去年四月已將每擔豬肉批發價提高七十元,而今年三月初五豐行以內地豬隻飼料和農場經營成本上漲為理由,每擔再加五十,業界消息指五月可能會再次加價。不少豬肉販商都擔心,豬肉格價提高會令經營更為困難,到時只好提高零售價,將加價的影響轉移到市民身上。

  黃廣榮說︰「即使在大陸有甚麼疫症,沒有大陸豬入口,本港豬仍可作出調節,盡量滿足市民需求。然而,當整個市場由大陸豬控制,市民便再沒有其他選擇。」

  他認為,香港的養豬業不是沒有發展的潛力,只要管理得宜,養豬也是個賺錢行業。他說﹕「近年來本港養豬的農戶雖然減少,但豬的肉量供應並沒有改變,這是因為豬質素的提高,由以往每隻的六、七十斤,至現在的一百八、九十斤一隻。」

豬農自行研製疫苗

  儘管養豬業面對重重困難,但仍有豬農積極謀求新出路。鄭嘉成就與其他共三十一名豬農主動研究新疫苗。他們於前年年尾開始參與香港大學動物學院疫苗研究計劃。專家為豬隻進行DNA分析和抽血化驗,了解病理後創製新疫苗。

  計劃主要針對現時沒有疫苗防治的疾病,如圓環病。同時也改進現有的疫苗,如日本腦炎疫苗等。參與該計劃的豬農每人需付出不多於一萬元的研究費用。若研究成功,他們將可優先以特價使用新疫苗。鄭嘉成說﹕「研究費用負擔不多,但可為農業發展盡一分力。」

 

增值豬隻 吃得健康為號召

  另一方面,又有豬農研究新的養殖法,希望衝破現在的困局。譚強四年前推出「生態健味豬」,以天然飼料及合乎生態平衡的飼養方式,養出更符合人們健康飲食的豬隻,希望為養豬業開創一條出路。
譚強於九十年代中開始養豬,但他也明白養豬業其實已是夕陽行業。他說﹕「香港是一個自由市場,不能阻止政府輸入內地豬和冰鮮豬,唯有試一試,替豬隻『增值』。」於是他利用父親留下的農場,以創新的方法飼養擁有低膽固醇、高鈣等特點的「生態健味豬」。

  他的農場佔地二十五萬平方尺,每隻豬的生活空間約為一點三平方米,比一般農場的零點九平方米來說,農舍的密度較低。加上他採用天然飼料,避用激素、添加劑,希望以健康的豬隻吸引顧客購買,他說﹕「我甚至設立一個運動場給豬隻踢球,令豬隻更健康呢﹗」

 

兩度失敗 給自己三年限期

  譚強說「生態健味豬」這條路並不好走,他曾於秀茂坪、旺角開設舖位售賣「生態健味豬」,兩次都是倒閉收場。現在九龍城街市的舖位剛達收支平衡,而對於三月尾在灣仔道街市開設的新舖前景,他仍不敢感到樂觀。

  譚強解釋﹕「在旺角的時候賣的全部都是健味豬,健味豬每斤價錢比普通豬隻貴兩元,加上宣傳不足,最終失敗。」

  後來他在九龍城街市開設舖位,汲取教訓,每日出售的八隻豬中,只有兩隻是「生態健味豬」,其餘的都是較能賺錢的普通豬,以填補「生態健味豬」的虧蝕。譚強表示九龍城的生意總算上了軌道,決定再次出擊。他花了約七萬元廣告費宣傳其三月於灣仔道街市開設的新舖,並只出售「生態健味豬」。他笑言﹕「港島區的人知識水平較高,應該會懂得欣賞我的心思吧。」

  對於養豬業在香港的前景,譚強一直搖頭。他說會再給自己三年時間。他說﹕「要是三年後健味豬再失敗,我就乾脆退休。

回目錄

 

 

 

農場扣分制部份內容

售賣本地豬肉檯

本地豬捧場客

 

鄭嘉成感意興闌珊﹕「我明白養豬業被淘汰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很無奈但只可默默接受。」

黃容根指政府有意結束整個養豬業。

鄭嘉成的豬場內,員工正在清理豬的排泄物。

譚強新舖三月於灣仔道街市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