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醫院遙遙無期
天水圍醫療服務供不應求

編輯|蔡志厚 記者|姚芷瑜 盧嘉欣

  天水圍自一九九二年首批公屋入伙之後,人口至今已增至二十七萬,並持續以每年百分之四點九的速度增長。在人口增長的同時,由於區內居民的收入偏低,對公共醫療的需求尤其殷切。面對龐大的醫療需求,政府卻只在區內設立一所健康中心,居民更要和醫管局新界西聯網內一百萬居民共用屯門醫院的急症服務,情況令人擔憂。

只設一健康中心 未符標準

  根據二零零五年規劃署的《香港規劃與準則》,每十萬人便應設立一所健康中心,每一千人便要規劃五點五張病床。現時天水圍人口約有二十七萬,按準則計算,該區應有健康中心兩所和病床一千五百多張,以應付居民的需要。但目前整個天水圍區,卻只有一所天水圍健康中心,為區內廿七萬人提供日常門診服務。

  此外,居民若患急病,在區內可說是求助無門,最快也要花半個多小時至屯門醫院急症室求醫。然而整個醫院管理局的新界西聯網,包括元朗、屯門、天水圍等地區約一百一十萬人口,均倚賴屯門醫院急症室提供服務。

  根據醫管局二零零三至零四年的年度報告指出,去年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總人次為十九萬七千多人次,數字為全港各公共醫院之冠(詳見附表),可見該醫院急症室的負荷頗重。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祥指出,曾經有一位老人中風後被送往屯門醫院急症室,結果在輪椅上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才有醫生替他診症。居民張太憶述其五歲兒子放學回家後,接連嘔吐廿多次,遂帶他到屯門醫院急症室,等候約三小時至零晨才獲留院觀察。

 

收入低 仰賴公營醫療服務

  香港學生輔助會和城市大學在二零零四年八月公布的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受訪的天水圍居民的家庭總收入均低於一萬五千元,較全港平均一萬五千四百元為低。兩成受訪者的家庭總收入更低於六千,四成受訪者表示近三個月內曾有經濟困難。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表示,公營醫療是針對經濟能力較差的居民而設。天水圍不少的居民都是低下階層,生活較窮困,對公共醫療服務的需求特別大,故目前天水圍健康中心的診症額,根本不足以應付需求。

 

為省經費 不建天水圍醫院


  為解決區內公營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政府曾提出兩個方案,其一是重建博愛醫院,其二是建設天水圍醫院,以加強區內的醫療服務﹔又訂於二零零七年在天水圍北落成一所公共診所,減緩區內的醫療壓力。

  最後政府選擇了成本較低的博愛重建計劃,而在天水圍北興建診所的計劃,則因醫院管理局及衛生署的服務重組,以及出現財政赤字、資源調配等問題,令原有計劃無限期押後。

  預計博愛醫院於二零零六年完成重建後,床位將由504個增加至622個。而計劃中二零零八年展開的屯門醫院擴建計劃,也將增加384張康復病床及128張療養病床。

  病床的增加雖能讓床位與人口的比例合符標準,但卻未能減低屯門醫院急症室的負荷﹔梁志祥更表示,現時天水圍往博愛醫院的交通並不方便,又未能增設專線小巴讓市民到達該處,故博愛醫院重建後加強的服務,並不能明顯改善天水圍的情況﹕「政府投放二十億重建博愛醫院後,為減輕負擔便不會花四十多億在天水圍建新醫院,這樣對天水圍居民而言不太有利。」

  當地居民、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曾多次發起遊行、簽名運動爭取在區內建立一間大型醫院,加強區內的公共醫療服務。曾發起簽名運動爭取改善區內醫療服務的陳偉業表示,基於天水圍社區的獨特性和較偏遠的地理位置,興建新醫院是合理和恰當的做法,短期內同時應盡快落實建設新的公共診所,以應付天水圍北居民的需求。

人口少廿萬 東涌建醫院

  與天水圍同為偏處一隅的東涌新市鎮,現今有約六萬居民,區內也只有一所東涌健康中心,逢星期一至六提供普通科門診,公眾假期則全日關閉。若情況緊急,居民便須遠赴荔景瑪嘉烈醫院或荃灣仁濟醫院求診,救護車車程長達四十分鐘,十分不便。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預測,東涌二零一零年時的人口仍是十一萬左右,並未達到二十萬人建一所醫院的標準。但為了迎接迪士尼樂園開幕後遊客的需要,政府已擬定在區內建設醫院,最快可望在二零一零年完成第一期工程。然而,同屬位置偏遠、人口將達三十萬的天水圍,政府至今仍未有建立醫院的打算。

回目錄

 

 

 

新界西醫院聯網簡介

由於公營醫療服務不足,天水圍健康中心輪候多個小時才能就診。(姚芷瑜攝)

醫管局新界西聯網只有屯門醫院向市民提供急症服務。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認為,目前天水圍公營醫療服務未能應付居民需求。(蔡志厚攝)

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祥認為,政府重建博愛醫院並不能令天水圍區居民受惠。(盧嘉欣攝)

天水圍私人診所的收費雖普遍較市區為低,但對居民來說仍是沉重負擔。(盧嘉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