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幸福最重要
九成大學生自覺快樂
文字編輯|尹嘉茵 排版編輯|羅嘉銘
記者|鄧淑佩 張可怡 插圖|雷劍超 李卓禧
在電影《六樓后座》中,一位大學生問﹕「八十八元買一小時的快樂,是否昂貴呢﹖」那婆婆說﹕「傻仔,當然貴啦﹗快樂豈要用錢買呢﹗」快樂在乎個人心境,非物質所予。本刊調查發現接近九成大學生感到生活快樂,根源是良好的人倫關係。
本刊於三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本港八所大專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嶺南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的學生,以了解他們是否快樂。記者向每所大學發出五十份問卷,共收回了三百九十五份,回收率達九成九。
家人為主要快樂元素
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大學生感到現時的生活快樂,當中更有接近一成受訪者認為生活非常快樂。在十一個選項中,逾兩成半學生表示快樂最重要的來源是家庭幸福,另一成八人認為是基於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一成六人則指與個人性格樂觀有關。只有約一成受訪者稱現時的生活並不快樂,而主要原因是學業成績未如理想(2.8%)和對前途感到憂慮(2%)。
大學生活較中學快樂
要是比較中學和大學的快樂程度,結果則不如上述問題涇渭分明。逾六成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活更快樂,因為時間的自主性增加(14%),可以結識不同的朋友(9%),而且大學生活擁有較多的學術自由(9%)。但卻有四成大學生認為,還是中學生活較為快樂,因有感大學朋友難以交心(9%)、人際關係變得複雜(7%)及學術上失去方向(5%)。
家庭幸福予安全感
九成大學生自覺快樂,家庭幸福是快樂的主要泉源。就讀香港浸會大學翻譯系二年級的溫倩婷說﹕「家庭給予我安全感,只要和家人一起,我就不怕會受到傷害。」一家四口居於黃大仙一個四百呎單位,生活空間雖小,但一家人相處融洽快樂。父母不但對孩子從不施加學業壓力,在考試期間更不會看電視,以免妨礙她和哥哥溫習。「親人總能在我最有需要的時候給予無限支持。當初我為選大學而煩惱,父母並沒有因為港大是名校而逼我去爭取,反而不想我有太大壓力,建議我讀浸大。」這些日常的關懷都教她特別感動。哥哥到澳洲工作後,倩婷就盡量多回家吃飯,減少同學聚會,生怕父母會寂寞。
忍讓妥協建關係
對父母不滿有時是免不了的,不過她明白父母都是出於關心自己。就算是氣溫二十度,她的母親總喜歡粗聲粗氣地叫她多穿件衣服,多帶把傘,令她感到煩擾。「我們活在不同的年代,多少在思想上會有偏差,他們有時又喜歡嘮嘮叨叨……不過,總不能要求他們一把年紀才改變,來遷就自己吧。」問她與家人有何相處之道,她說﹕「一家人最重要互相體諒,互相忍讓妥協。」
保持童心最快樂
就讀香港城市大學專業英語傳意系二年級的熊錦瀅,也是一個自覺快樂的大學生,只是她的快樂並非來自幸福的家庭。「從小父母對我的關懷都不夠。我小學二年班已經獨個兒上學、放學,他們覺得讀書壓力不是一回事,而哭更是多餘的。媽媽經常無理取鬧,就算我生病也沒有人理。」雖然她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但她卻懂得從別處尋覓快樂﹕「父母不給我關懷,我會從友情和愛情中找尋。」
男朋友不斷支持
錦瀅有一個交往兩年多,與他同齡的男朋友。每次家裡有事,她都會第一時間找他。「他會和我分析,為甚麼媽媽要罵我、如何避免、之後我又應該如何面對。他教我以後的路該如何走,又告訴我,我們結婚後一定會搬出來住。」每次被罵後,錦瀅也很絕望,因為最親的家人都不疼她,但男朋友持續的關懷總令她感到有希望。露出甜蜜笑容的她笑指愛情佔她快樂五成的來源,男朋友一張字條,一句慰問也能教她快樂。
快樂俯拾皆是
對臉上常常掛著笑容的錦瀅來說,快樂的秘訣繫於兩個字—─「童真」。「保持童真很重要,正如有童真的小朋友也比較容易哄。」她說。中七時的錦瀅,仍然會買一大堆「巫婆帽」、「恐怖黑手掌」回校慶祝萬聖節﹔現在的她,仍然對迪士尼的卡通著迷,為故事中「好人有好報」的結局而感興奮。她更笑言很喜歡和男朋友玩『雜耍』,即從遠方向他衝過去擁抱或騎膊馬玩樂,這會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點點情趣。
明白到被關懷是快樂的要素,她也會特別關心身邊的人。有空時就打電話給朋友,逛街時看到適合朋友的小禮物就買來送給他們,都是她表達心意的方法。「做人應該樂觀一點,凡事有兩面,對於難過的一面過分執著,只會讓自己繼續低落,快不快樂其實取決於自己。」錦瀅說。
把快樂傳開去
Alice(化名)成長於一個破碎家庭,自小看見父母不斷爭吵,但她並沒有因此終日悶悶不樂,反而立志當社工,報答社會人士的熱心幫忙。「這個世界有更多人比我不幸,社會在我身上花這麼多錢,我也希望回饋社會。」今年入讀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的她滿足地說。
兩年前,Alice的父母正式離異,母親得到撫養權。但在離婚初期母親卻沒有穩定工作和收入,於是一家三口(Alice還有一弟)在生活上樣樣都要節省,令她的情緒一度受到影響。幸好,學校的一位社工協助她渡過了困難的時期,教懂她體諒母親,從母親的角度去思考和面對問題。
立志當社工傳揚愛心
大學教育給Alice一個實踐理想的機會﹕「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有些人就是幫了我很多,如果將來我也能成為一個社工,我希望把這份精神傳下去。」她說。
一套名為《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的電影對她影響甚深,故事講述一個人受了別人的恩惠後,把恩惠轉贈予三個人,而那三個人又分別把恩惠再轉贈另外三個人。「自己快樂並不足夠,快樂要傳開去,才使人得到真正的快樂。」她補充。
義工服務回饋社會
效法該電影的主角,Alice從零三年起不斷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既策劃手工藝品的義賣活動,也到老人院協助照顧長者。兩年來,她當了超過四百小時的義工,使她於零三和零四年榮獲社署頒發的「義務工作嘉許金狀」。
升上大學後,Alice繼續服務社群,就連「上莊」也要和社會服務有關。目前,她正在籌辦一個探訪獨居老人的服務。
心境平靜 發掘知識
不快樂時你會做什麼﹖調查所得,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睡覺、找朋友傾談或上網,而他則選擇到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天人合一亭」放鬆自己。就讀中大中文系二年級的李啟亮,自小患有肌肉萎縮症,要以輪椅輔助生活。「快樂是很快過去的、很短暫的。快樂兩個字就已經說明,『快』上快『落』。對我來說,喜悅是比較適合的詞語。」他說。
疾病對他的課業是一種磨練。從前,他總以為在學業上拿到好成績就是快樂,於是不斷「爭分」,以為每個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後來一位中學老師教他「路不是這樣走,書不是這樣讀」,他才發現,一件事物從不認識到認識,才是喜悅的根源。他現在更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中找尋學習的喜悅。他興奮地說﹕「好像談張愛玲,教授教我們可以從女性主義、文本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大時代的背景去看,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結果。」
儘管疾病讓李啟亮感到吃力,他依然積極面對。他說﹕「功課繁重,自己做得慢,那就好好分配時間,不要浪費那麼多時間漫無目的地上網,把時間用得經濟一點。面對論文來臨,我會提前做好準備。」
大學生活給予他一種喜悅,這種喜悅無不和知識扯上關係的。不論是跟教授或者同學交談,都讓他認識很多不同的事物,視野也因此而擴闊了。甚至有時只是在圖書館找資料,也會讓他感到無尚的喜悅。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