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國際化宜先加強配套
中大校長劉遵義甫上任即大力倡議國際化。本刊收到幾位中大同學來函討論其利弊。
「國際化」非「英語化」
筆者以為,以英語為課程之教授語言,與母語教學之理念及原則相悖,且不符合本港及中大之實情。
藉「英語授課」以配合「英語學習」乃本末倒置,因為大學課程之設立乃為傳授專業知識予學生,並非一練習英語之處。英語授課只會降低學子學習之意欲及果效,並非符合學生之利益。
要改善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應糾正現時中小學英語教育之弊端。即使大學要進行英語教育,也應從加大英語課程之力度及於非正規課程中滲透,而非將所有課堂英語化,令教授不能於課堂流暢傳授專業知識。學生專業水準倒退及批判思維不足,只會令中大以致整個香港於廿一世紀的競爭力下降,得不償失。
中大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提出的「雙文化」、「雙語言」政策,若因「國際化」之名被驅逐於教室,實將華文及中華文化置於次席,有違中大初創時理念,令中大之特色蕩然無存。
筆者衷心支持校方國際化的方針,然而國際化並非英語化,香港大專學界正陷入一個思維上的死結,認為國際化就必須將教學內容全盤「英語化」。反觀全球大部分先進地區之大專教育,近如台灣、日本,遠如法德兩國的大學皆使用母語,卻未嘗動搖其國際地位及校內之國際性氛圍。
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文刀
我們已作好準備嗎﹖
我認同劉遵義說「為所有前來中大就讀的學生締造一個多元文化的校園,提供一個多語言的學習環境。」這可以增進同學對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認識,透過不同價值觀的衝擊,可孕育創意,培養同學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度。
不過我對錄取更多非本地學生,卻有很大保留,我認為以下三點校方並未顧及﹕
一、增加外地生,不等於能引發有意義的學習並建立關係。故校方需要加強本地生與外地生在校內的文化交流,達致有效溝通。
二、內地生名額不應與其他外地生名額排一條隊。我不希望「國際化」等同「內地化」。
三、我們應先深化學術與活動上和外國學界的交流,讓更多人認識中大,希望前來中大就讀,再推行優惠外地生的措施,確保收取高質素的學生。
希望劉校長先顧及以上三點。勿令「國際化」變成一個口號,或者成為「開拓海外市場」的幌子。
分子生物技術學系二年級 楊駿
國際化增交流機會
我贊成中大國際化。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有能力到外國學習,國際化將外地學生比例增加至百分之二十五,令沒有機會去外國交流的學生也能藉此擴闊眼界,讓香港學生更懂得欣賞自己的文化,面向世界。
不過中大國際化的配套政策必要想得仔細一點,例如怎樣才能令不同學生有機會溝通,而非各走各路。
單一改變教學用語為英語並不足夠,我建議邀請世界各地有名學者、藝術家等到中大作表演或交流,將令中大國際化更加有聲有色。
心理學系四年級 吳一婕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