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式報道的道德防線

撰文□梁幸兒

  猶記得當我告訴記者們「大學生買功課」稿題時,他們一臉茫然,總覺得大學生不會用錢買功課,即使有,他們也不會那麼輕易的把「惡行」抖出來。但過了兩個星期,他們都高興地表示,找到不少網上買賣功課的「廣告」,只是不知從何入手,用記者身分,還是以學生身分﹖

  身為編輯,要處理稿件的角度,本已經大傷腦筋,面對記者一連串有關身分、採訪及寫稿的問題,更不知如何是好。我反覆思考,徵詢多人的意見後,決定以道德為重。我們雖然害怕買賣功課的人士不肯接受訪問,但不代表我們要像「狗仔隊」般跟蹤他們,於是我與記者們決定,接觸每位受訪者前,都會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結果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有幾位受訪者願意在不公開身分下接受訪問,透露他們在網上經營買賣功課的實況,又有大學生願意說出他們買功課的經歷。雖然只是化名,但我們已經高興萬分,至少我們盡了採訪的責任,也堅守了採訪道德的防線。

  要處理這條稿題,很考記者的功夫,因為身為大學生,要揭大學生的問題,在採訪時要保持公正平衡,加上許多受訪者都不肯面訪,記者在透過電郵、ICQ訪問,也要把握時間及懂得如何追問,而且要在零碎的資料中找角度,都是不容易的事。
幸好,我們這一群新丁都一一做到了。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