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保分子到政策決策人

   一臉祥和、形象一向不慍不火的廖秀冬,形容自己在學生時很熱血激進。念大學時在校園內宣揚環保,七一年與友人成立了長春社,成為本港第一個民間環保團體。回想當年,她認為這是年輕人應該做的事﹕「學生還沒有建設社會的責任,所以思考時會想得更全面,社會對他們表達意見的規限也較為寬鬆。因此我常常說,學生不參加示威就出奇了﹗」

   畢業後的廖秀冬認為,要推動環保工作,就必要考慮其他影響社會發展的因素﹕「投身社會後便不能像學生時代般熱血,激進地表達自己的環保理念,而是要盡力在環保與社會經濟中取得平衡,因為任何社會發展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抱著這個理念,廖秀冬便由推動環保的積極分子,轉為環保顧問,並積極參與政府個別政策的諮詢工作。於北京申辦二零零八年奧運主辦權時,她便自薦參與環保評估的工作,成為成功申辦的功臣之一。

   對於廖秀冬來說,擔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代表著把環保工作由意見提供升格到政策釐訂的層面。但她卻認為,較以往不同的是,每釐訂一個政策時必須確保背後有足夠的配套支持。「記得我在地球之友工作的時候,曾和屋村合辦廢物分類回收的工作,那時居民都十分熱心參與,怎料分類後發覺收垃圾的費用太貴,失去了廢物分類處理的經濟效益,結果眼巴巴的看著那些橙色的市政局垃圾車把分類好的垃圾傾倒,那些居民便感覺被欺騙了。我開始深深感受到釐訂政策時若不考慮實質的配套工作,最後只會令市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