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開戰 本港傳媒契機    

        美國的部隊繼九一年波斯灣戰爭之後,再一次回到當地,所要對付的,也是同一個敵人,但香港人看到的卻換了個樣。

         回想起來,在九一年的時候,香港的媒體鮮有派記者到接近戰區的地方採訪。由於衛星傳送的技術於當時並未被本港以致全球的地區性傳媒普及使用,故以往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外國大型傳媒機構的片段,當年的戰事便造就了如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等跨國傳媒24小時新聞頻道的潮流。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大型的傳媒機構均為美資背景,即使平日他們的採訪角度有多全面客觀,當牽涉到世界大事國家立場等大是大非的議題,美國傳媒恐怕也難獨善其身,總有意無意間滲透國家的立場,協助政府打媒體戰。有身在美國的朋友表示,強烈感到近日美國的傳媒正鼓吹大美國主義,強調是次必須出征伊拉克云云。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港人向來為人詬病為政治冷感,指我們甚少對國際政治事件加以闡釋及報道,今次卻竟然有傳媒機構自發派遣資深的記者到戰場前線,專門採訪當地民情的故事傳送回來,讓受眾對伊拉克的情況有較全面的認識。除了電視台之外,報館也加入這個戰團﹕大家都派出經驗豐富的記者到現場,就是為了向他們的受眾,從不同角度將故事展現出來。

         相比起只有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的片段及外電圖片的年代,現在已經好了很多。派記者到現場採訪的做法,使本地傳媒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事件,而非將美國主流傳媒的觀點強加於我們身上。除此以外,本地的傳媒機構也應考慮常設駐外地及內地主要城市的記者。

         有鑑於目前本港傳媒的制度,並未設專跑國際新聞的專線記者,只有經常繙譯外電的國際新聞編輯。因此,派往外地採訪的記者,未必熟悉當地的人事及局勢發展。要改善這個情況,傳媒機構應加緊訓練本地記者對國際政治情況的認知,並適時委以外地的訪問任務,以訓練他們的國際時事觸覺。而本地的教育機構方面,除了要訓練準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以外,也應多培養他們博覽群書、掌握天下事的習慣,以應付這個本地傳媒的新趨勢。

         香港要正真成為國際大都會,除了經濟條件及人力資源等的基建要搞好之外,港人對國際事務的熟悉程度也須漸漸提升,以配合香港國際都會的形象。在這方面,傳媒所走的方向絕對正確。


陶俊民             

記者,請時刻保持清醒!

        為了完成《夜青媽媽攜子夜遊》的稿題,今期封面故事的兩位女記者曾經於深夜時份兵分兩路,在街上到處守候夜青媽媽的蹤影。由於曾有報章報道一個十來歲的媽媽,經常在凌晨帶幼女在居住的屋h遊蕩,女記者便單槍匹馬,按圖索驥到位於馬鞍山的屋h守候目標人物。按報道描述,記者和編輯一致裁定,目標媽媽的行為極不尋常,且有影響小女孩的正常生活之嫌,故我們才決定要守候她。

         記者抵達現場後,到處向街坊查問女事主的情況,果然發現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但是,情況卻遠比報道所描述的要輕微。女事主攜女夜遊的情況其實並非經常發生,且她帶同女兒上街的時間也不長,通常在半小時之內,而且出外也只為購物。

         記者訪問了一個在附近擺攤檔的嬸嬸,她的話對記者就如當頭棒喝﹕「你們這些記者,總是揭人瘡疤。人家只是年幼時錯了,現在只想過正常的生活。對於一個沒有工作的少女,偶然帶女兒出夜街,晚上到公園玩玩,其實是無可厚非。你們就是咬住她不放……」

         記者細想後覺得事主的情況並非如報章所描寫般嚴重。這次經歷令記者覺得,在閱讀傳播媒介的資訊時不能盡信,並感到身為一個準新聞工作者,應當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才能盡記者要不偏不倚、客觀報道事實的本分。記者還要從被訪者的角度想問題,深切體會他們的感受,才能辨明是非,達到專業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