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通識教育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致局限於專業知識。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採取學分制,最近還新增旨在培訓精英且佔三十學分的領袖培育計劃﹔香港大學的通識教育卻獨樹一幟,不計學分。同一理念,不同的推行方式,兩者有何利弊﹖
中大篇
領袖培育計劃
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今年增設了一項領袖培育計劃,整個課程為期兩年,總計30學分,首期暫訂招收30人。而報名人數則有80人,結果於五月公布。
一般的通識教育科目大多是2至3學分,因此,這項領袖培育計劃所佔學分可說是其他通識科目的十倍。由於所佔學分比重較大(三年制本科生修畢99分即可畢業),甚至比一般的副修科目還要多(要完成一科副修約需18學分),因而課程的對象是喜歡接受挑戰、能應付沉重學業負擔的學生。
課程中包括領袖技巧培訓(12學分),著重溝通技巧、談判技巧、團隊合作技巧、分配時間及應付壓力的能力。公民教育(9學分)由政治與行政學系主辦,主要介紹香港的政治體制。課程要求學生以工作坊的形式探討香港的政策,從中作出價值判斷,並說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決策。另有6個學分的道德教育和藝術欣賞。
新聞與傳播學院一年級的阿傑報名參加了這項計劃,他認為整套課程設計很特別,其中最吸引他的是關於香港政府及政策那部分。「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提高自己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時事的分析能力,相信對將來工作會有很大幫助。」但他也坦言,希望學校方面盡量安排好時間,以免影響到主修
課程的學習。
對於這個計劃,起初知道的人不多。新聞與傳播學院一年級的阿珊說她是從教授那裡了解該計劃的詳細內容。那教授表示,該領袖培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挑選「精英中的精英」,以應付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
|
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主任張燦輝解釋,現今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對一名優秀領袖人才要求更高,開展此計劃是為了發掘學生的領導潛力,學會團隊合作、綜合分析問題等能力。
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主任張燦輝認為一位出色的領袖,不僅要是專才,更要是通才。(周慧晶攝)
|
強制修讀 行學分制
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時就已設有通識教育。整個通識課程原分大學通識和書院通識兩部分,今年再增設了學院通識。而本年度上學期可選擇的大學通識科目接近三百科,內容涵蓋文史哲數理化、宗教、科技、藝術、經濟和法律等。學生必須依照其所屬學系的要求,在三年內修畢十二至十五學分方可畢業。其中「中國文明」部分為必修範圍,包括中國文化、中國哲學、中國思想史等十五個課程,學生須至少修讀其中一科。
雖然大學提供各式各樣的通識課程,但有些同學並不是就自己興趣挑選。工商管理課程二年級的阿茵坦言會挑一些課業負擔不太重的通識課程。而經濟學系二年級的文仔也指出﹕「通識不比主修,不想花太多精力,更不想因為通識而拉低整個GPA(平均積點)。」然而,也有學生是為求知而修讀的,化學系三年級Barry說他是為興趣而選擇「中醫古文導讀」。難度頗高的「諾貝爾文學獎及和平獎得獎者」也獲得學生好評,課程評估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
港大篇
自由選擇 不計學分
與其他大學相比,香港大學通識教育最明顯不同之處是不計學分,屬自願參與性質。同學在報讀相關課程時,只需繳交一百元按金,出席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便可領回。
雖然是不計學分,參加者仍相當多。香港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席陳載澧說﹕「港大的通識課程雖然不多,平均每個學期二十科左右,從流行音樂到古代錢幣,從東西文化到莊子哲學,但積極參加的同學大有人在。」以上學年為例,報讀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生有近六千人,佔港大學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二。
|
港大心理學系三年級Mabel說,因為不用擔心課業負擔和成績,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些有用的科目。由於沒有壓力,學習輕鬆了很多,著眼點也從考分的高低轉到知識的吸收上。
港大通識課程中有關藝術的科目,學生反應不俗。
(照片由陳載澧提供)
|
但是,也有學生對通識教育毫無興趣,認為既然不計學分,不如把時間花在做兼職賺錢上。對於這點,陳載澧惋惜地說,「現在有些大學生眼光短淺,以為抓緊時間賺錢就是一切,錯過了許多精采的片段。」
問及港大的通識教育為甚麼不計學分,陳載澧說﹕「這是幫助同學重拾學習欲望的唯一方法」。他特別強調了「唯一」兩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