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 為何我的耳朵會流血?你懂得剪髮嗎!」顧客憤怒地說。

「這與我何關 ?是你自己在左搖右擺吧 !」理髮師嚇得連聲音也在顫抖。

「現在我的耳朵在流血,該怎麼辦啊?」顧客邊說邊用手托著正流血的耳朵。

這並非現實情況,也非一般的學校戲劇學會排練,而是一所中學的上課情形。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戲劇活動,分別扮演理髮師和顧客﹔通過戲劇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自我形象,這個創意藝術教育正是戲劇課程。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成功申請了三十四萬五千元優質教育基金的一年撥款資助,於本學年的中一課程加入戲劇科,聘請於演藝學院導演系畢業,現正攻讀戲劇教育碩士學位的戲劇導師陳恆輝為學校設計及教授戲劇課 。

戲劇課程 自信提升

陳恆輝期望學生能透過課程提升自信、學會清晰地表達意見和守紀律,掌握戲劇技巧和培養對戲劇的興趣反而次要。

他指出,每堂課會設定一個課題如答與問的技巧、想像和創作能力、尊嚴與人權等。透過不同的戲劇活動,給學生特定的情景,讓他們自行創作劇情,誘發學生在創作中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思維發展,並會教授一些基本的戲劇技巧及概念如「張力」和「衝突」。

「上一個課堂給學生講解『人言可畏』,我先向學生介紹一名神秘女子安娜,然後給他們一張安娜衣著較為開放的照片,學生對安娜提出了不少批評。之後請了一位女同學扮演安娜,其他同學則繼續就觀察發表對她的看法﹔安娜只是靜坐一角,聽著其他同學對她的批評。」

「及後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大學生記者去訪問安娜,他們始發現安娜其實並非如他們想像般差,明白到謠言是如此產生的。而在分享時,扮演安娜的同學說,當她聽到別人對她的閒言閒語時是何等難受。」

對於校方的新嘗試,學生感到十分新鮮,並希望下學年會繼續開辦此課程。中一學生劉敏玲認為,戲劇課以活動教學形式授課比較一般課堂有趣,而且分組活動使他們學會與人合作。

 

同班的黃俊英說:「有一次我們玩『拋球遊戲』,目的是讓我們明白與人溝通時要有交流,溝通就像拋球般,目的是讓對方接收,所以說話及拋球時要望著對方,讓對方知道你想給他一些訊息。」

 

師資不足 財政困難

對於來年會否繼續開辦戲劇科,林漢光中學校長何權輝表示要視乎能否繼續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假若申請成功,他希望來年可以把戲劇課程延伸至中二及中三,但若要全校推行則會有一定的困難。

若擴闊現時課程範圍,場地和資源也要增加,如加建課室、練習和表演場地、添置器材等,這不是一般學校能夠負擔。

課程發展議會在《學會學習》課程諮詢文件中,提到政府會為發展藝術教育的學校提供一筆過撥款﹔但負責帶領林漢光中學課外活動戲劇學會兼戲劇科主任錢德順表示,若政府的撥款不足,學校也難以全面推行藝術教育。

缺乏專業人才是發展藝術教育的一大絆腳石,錢德順表示,要聘請具演藝學院學位或同等學歷而又受過教育訓練的導師實在不易。

推行不難 視乎決心

雖然推行困難重重,但有教育人士表示問題在於政府是否有決心推行。 前課程發展議會藝術教育委員會主席,現任拔萃男書院校長張灼祥說:「政府建議一校一社工,也可設立一校一藝術家,如不能安排每校有一位藝術家長駐,也可以安排他們一星期駐守學校一兩天,或者聘請不同範疇的藝術家,每位駐守在校數個月。」如政府或學校沒有足夠金錢聘請藝術家駐校,學校也可以鼓勵學生自行創作,偶爾舉辦一些工作坊邀請藝術家到校與學生交流。

他又表示政府其實已經聘請了不少外籍教師駐校教授英語,這方面的支出不比聘請藝術家駐校便宜,最重要是政府有沒有推行的決心和學校是否願意接納這種教育為正規課程。■

記者/攝影  鄺穎妍 編輯     趙樂妍

按此閱讀
返回目錄
陳恆輝表示戲劇課以提升學生自信 為主,掌握戲劇技巧為次。
透過戲劇活動,學生可建立自我形象並提升創意及表達能力。
戲劇課程的理念是以學習過程為本,著重學生參與、思考和主動發表意見。
錢德順認為若政府撥款不足,藝術教育也難以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