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攝影 蘇銘恆
編輯    葉德瑩

全球首個用廢料建成的人工島可能會在香港出現!

土木工程署署長劉光正指出,香港每年產生七百五十萬噸建築廢料,以目前建築廢料的增長速度推算,建築廢料填海的地點將於十年內飽和,因此他們便構思用這些建築廢料興建一個面積達七百公頃(面積相等於半個新機場)的人工島,並初步選址於長洲以南海面。

然而,這構想一曝光,即引來環保團體和漁民的狠批,全方位控訴這構想的五宗罪

罪狀一﹕影響海產數量 嚴重打擊漁業

興建人工島包括挖掘淤泥以鞏固人工島的工序,這樣會影響海洋生態。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馬雅燕指出,由於挖掘淤泥會增加海水中的沉積物,阻礙陽光進入,最後海洋生物便會因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減少而窒息死亡。另外,這些海產也有可能在興建人工島的過程中被活埋。

構思興建人工島的位置接近珠江口,該水域海產的數目相當多。香港漁民互助社常務副主席彭華根表示,香港大約有二百至三百艘主要來自香港仔、長洲和大嶼山南的漁船到該區捕魚。興建人工島令魚獲減少,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收入。

彭華根也指出,該水域近年來已由於一些大船在那裡卸泥而受到污染,減少了海產數量。「我們有些漁民下網捕蝦時,魚網已充滿了沙泥,根本很難捕到蝦。如果再興建人工島,問題會更嚴重。」彭華根慨歎地說。

建築廢物所含的有毒物質也可能對海產造成影響。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教授潘智生指出,有些建築廢料含有重金 屬及油漆等有毒物質,對海洋構成嚴重污染,所以他認為政府應在興建時過濾這些有毒物質,避免把它們放進海洋。

罪狀二﹕香港島嶼眾多 再建島嶼多餘

土木工程署指人工島長遠能開闢新土地作發展用途。

但香港海洋環境保護協會主席王敏幹認為,香港已有二百三十多個島嶼,根本沒有必要建人工島。

他更質疑人工島的選址偏遠,市民未必會到這個島居住或休憩。

王敏幹不解地問﹕「在這麼偏僻的地方發展,如發覺交通不便,是否又要在附近興建其他設施呢?」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系主任梁怡從城市規劃的角度看,質疑香港是否要興建人工島作發展用途。他認為,政府應將建島的資源,改為用在保護香港現存的天然小島。

罪狀三﹕航運通道收窄 威脅船隻安全

王敏幹認為,興建人工島令航道收窄,影響航海安全。在該海域已發生過不少的撞船意外,航道收窄令船隻碰撞的機會增加。

彭華根指出,興建人工島一帶的航海交通確實已相當繁忙,除了出海作業的漁船外,也有不少穿梭往來的載客快船。

梁怡也指出,人工島不但會令航道收窄,也會使在香港島以南、長洲以南的水流速度增加。不過,他認為增加的速度是否到一個不可接受的地步,是需要經過評估才能確定。

罪狀四﹕建島處理廢物 治標不治本

曾在立法會上動議《保護海港條例》而得到通過的民權黨,對政府以建築廢料興建人工島的做法不敢苟同。

民權黨主席陳啟宗表示﹕「用人工島處理建築廢料不是辦法,一個堆滿後,又要找另一個地方。」

馬雅燕指出,與其把建築廢物來興建人工島這麼浪費,倒不如賣給內地市場,因為內地對這些材料的要求不高。由於香港的工人在搭建棚架時往往要用質素極高的材料,有很多材料就不合他們要求而被棄置。因此內地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回收市場。

但潘智生質疑建築廢料是否能全面回收。因為在這些廢料中,有些是無法回收的,例如爛泥。他認為始終要找一個地方去棄置這些廢物,人工島可能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罪狀五﹕破壞海洋生態 珍貴生物命危

王敏幹強烈反對興建人工島,他說﹕「你說得好聽的,便叫它做人工島,但我認為它應該稱為垃圾堆。」

該區除了魚蝦產量豐富外,還有很多珍貴的海洋生物,例如﹕貝類、墨魚、海龜及其他無脊椎動物。興建人工島令牠們的居所受到威脅。

「香港的春夏季多數是吹西南風的,這些西南風帶動了水流,把很多海洋生物帶到香港以南一帶水域。興建人工島將減少帶來的海洋生物,也永久地破壞了牠們的居所。」王敏幹解釋。

另外,原來該水域有一種極其珍貴的生物出沒──江豚。

「這些江豚和中華白海豚同樣被中國列為受保護動物,牠們在春夏季會到長洲以南的水域活動。興建人工島使牠們少了一個活動地方,而且在航道收窄的情況下,這些江豚很容易會被往來的船隻撞死,那時死亡率一定會大幅上升。」王敏幹續道。■

土木工程署表示,政府會在今年聘請顧問開展為期十二個月,當中包括興建人工島的「處理惰性拆建物料及淤泥的長期安排」研究。政府得出研究結論後,會向立法會議、漁民團體和環保團體作出簡介並徵詢他們的意見。

若海水受到污染,就是魚棚裡養的魚也不能幸免。 (資料圖片)

「活化石」鱉(下圖)是其中一種受影響的海洋生物。(相片由王敏幹提供)
挖淤泥而傳來的陣陣惡臭,使人立刻掩鼻而走,不知在海中的生物,又有何感受?(資料圖片)
返回目錄
按此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