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以五億港元於去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當中的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旨在協助尚未獲創業資金投資的科技創業者創業。計劃最高可獲免息貸款額二百萬元,研究失敗更毋須歸還。
成立三個多月的Life Mobile Tec. Limited成功獲得約三十八萬港元資助,研究類似利用手機上網系統(WAP phone)的「流動網絡定位系統及其應用」,讓使用者可於正確的地點接收到適當的資訊。
購物「傳呼」機
Life Mobile Tec. Limited的行政總裁黃亮聰解釋:「例如當你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你的手機會突然響起,顯示附近有店舖大減價,吸引你去購物。」他指出,新科技將提供新的途徑給商戶賣廣告,也讓父母能掌握子女的行蹤,因為只要子女開著電話,父母便能知道他們在哪兒。
政府以「一元對一元」的方式提供資助,申請公司投入多少資金,政府便撥出等同的資助額。例如申請人需要二百萬元創業,他只需負責支付一百萬元,餘下的一百萬元則由政府支付。公司可以用現金或提供人力資源,作為投入的等額資金,評審委員會按照員工的市場薪酬評估人力資源的價值。
由於科技研究的「燒錢率」很高,礙於小型企業的規模小、經驗淺,很難找到風險基金投資,所以十分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資助。但是,黃亮聰也贊同,資金是納稅人的錢,絕不能胡亂使用。
分兩階段 撥款二百萬
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期不超過六個月,如Life Mobile Tec. Limited須按擬定進度取得成果,才可繼續展開為期不超過十八個月的第二階段,兩個階段合共最高資助額為二百萬港元。
![]() |
已成功進入第二階段的保然技術有限公司,現階段獲得一百六十萬元資助,研究「塑膠廢料循環再造」。該公司經理梁維安解釋,由於香港現時處理廢物的成本很高,費用往往比再製造新產品還要昂貴,所以構思在塑膠物料被拋棄成垃圾前把它再造,減低收集和把垃圾分類,再運往外地再造的成本。 |
加快審批 分秒必爭
保然技術有限公司由申請至獲批資助約需時半年,比一般審批時間兩個月長。公司在遞交申請表後,負責計劃的創新科技署會邀請工業署署長和由有關的技術專家、專業人士和學者組成的評審組,對該公司進行研究和評估。
保然技術有限公司經理梁維安表示,創新科技署應加快審批過程,因為時效性對創新科技公司來說非常重要,假如其他人快一步進行研究和推出市場,就算自己有更好的計劃也失去價值。
創新科技署高級經理鄭君威回應審批過慢的投訴,表示會盡力加快審批速度。但他同時解釋,審批過程很多時受到客觀因素影響,以致未能在接到申請後的兩個月內得出結果。
免債務責任 具吸引力 另一間成功進入第二階段的明 科網絡有限公司研究「無線互聯網連接共用裝置」,使用「藍牙」無線裝置,一個網絡供應商賬戶(ISP account)便能讓多部電腦同時上網。 |
![]() |
由於大公司已有完善的互聯網網絡,因此該公司針對的用戶是家庭和小型企業,「如果四個家庭成員都有一部電腦,使用我們的裝置只需申請一個網絡供應商賬戶,四部電腦便可以同時上網,而且更不用撥號連線。」明科網絡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沈小明解釋。
沈小明認為,免債務責任是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吸引之一。政府只會從能吸引更多投資或獲得收益的項目中收回資助總額。如公司未能取得原定成果而被裁定為失敗,申請人就毋須歸還款項。
沈小明指公司享有自主權,因為政府不會擁有公司的股份和干涉公司的運用和決策,只是在需要時提供專業意見。
他補充,公司除了在金錢方面得到幫助外,「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背景,更有助提高公司的聲譽,「客戶知道公司由政府資助,對我們的信心便會增強,投資者也會放心注資。」
![]() |
鄭君威表示,創新科技署為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將會舉辦展覽主動介紹一些投資公司給經濟上有需要和發展較成功的公司,讓它們有更多機會和商界接觸。但是,他重申此計劃目的只在協助公司進行創新科技研究,至於推出市場後所遇到的問題,它們仍需自己解決。 |
宣傳不足 大學推廣
他認為,現在去評估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功效似乎言之尚早,畢竟它只推行了大半年,直至明年第二季才有公司完成第二階段。計劃推出至本年十一月中共收到一百六十五份申請,當中三十三間公司成功獲得資助,成功率約五分一。
鄭君威承認計劃的宣傳不足,以致申請公司的數目未如理想。而且,計劃的名稱與政府另一個中小型企業特別信貸計劃相近,易使人混淆。可是,因計劃已推出了一段時間,改名恐怕會引起混亂,所以惟有加強宣傳,吸引更多申請。
創新科技署將集中到各大學推廣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嘗試與大學合作,希望藉此吸引年青人創業及發展科技,「大學是蘊藏最多創意的地方。」鄭君威說。■
記者/攝影 徐詠琨編輯 趙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