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圍爐 情緒病人相互取暖

細C(左)希望可以成為關注者的同行者。(黃天穎攝)

「嗶——嗶——」鬧鐘響起多時,躺在床上的她仍絲毫不動,直至被人拉扯才勉強起床。這個場景對部分患有重度躁鬱症的患者來說並不陌生。在香港,大約每七個人便有一人患上焦慮症、抑鬱症等情緒病,但只有部分人選擇求醫;以抑鬱症患者為例,只有五成三的病者會尋求專家協助。病友漸多,情緒病社交群組及專頁日漸流行,情緒病病人似乎在尋找新的方式去舒緩自己情緒。

記者|丁心怡 編輯|何珮瑚 攝影|黃天穎 丁心怡 何珮瑚

現年49歲的Jace(化名),有一頭利索的短髮,訪談時經常大笑;然而,她在1999年確診重度躁鬱症。病發前她任職外貿公司的收銀員;患病後,她記憶力變差,失去上班的動力,最終只能辭職;至今失業十六年僅靠政府資助度日,更曾三度自殺。

過去20多年,她曾多次嘗試與朋友傾訴,但朋友被她的負面情緒嚇怕。亦有人嘗試以:「你想太多而已,其實你沒病的」、「妳有情緒病?我比妳更像有病吧!」安慰她。Jace一怒之下,便晦氣說:「如果有一日我自殺死,肯定跟你們有關」。自此她與朋友只談風花雪月,不再打開心扉,談論情緒問題。

Jace初時曾求醫,但她的生活漸漸被藥物的副作用影響:「吃藥後反而變得渾渾噩噩,未能照顧寵物,我感覺很内疚」,於是在2009年便自行停藥。停藥超過十年,她認為病情和生活都沒有多大變化。直到今年9月,Jace偶然在Facebook上加入多個由不同情緒病患者組成的群組,例如「走出情緒病」、「情緒病同路分享區」。群組內,各人分享生活和復康的心路歷程。不如以往向朋友訴苦得到的挫敗,Jace藉群組得到真誠的關懷而非同情:

「情緒病的痛苦,沒有經歷過是不會知道的,其他人見到我有手有腳是不會察覺到我需要幫忙。」

Jace(化名)自今年九月起加入不同情緒病患者群組,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在群組裡留言。(何珮瑚攝)

群組交流成生活動力 助人自助

Jace在群組扶持其他情緒患者,加入短短一個月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並覺得自己被需要。她現在每天會花上大半天在不同帖文下留言,對方的一句感謝,例如稱讚她是群組裏最明白病者的人,都足以溫暖她的心:「某些人會感謝我的了解和明白,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Jace說,在群組聊天能幫助她梳理往事,排解負面情緒。加入群組後,她的精神狀態大大改善,以滿分為十分為計,她評價由零分增至九分。Jace指她以往會因為瑣碎事而鬧情緒,例如一顆糖掉在地上已經令她心情轉差、「講粗口」,但現在即使面對別人的批評,她都能夠控制情緒。她回想曾「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想吃東西, 飽到嘔都停不了」,而現在因病引起的暴食也獲得控制。她笑言「如果早入群組,可以早些變『正常』!」而Jace口中的「正常」只是找到生活動力。

隔著屏幕開解病友並不容易,缺乏輔導的專業知識也讓她碰壁。她曾開解一位患有嚴重情緒病、並有自殺傾向的女生,估計因曾談論對方住院的經歷時,無意間觸及對方不被他人信任的不愉快回憶。結果令對方心情突然變差,「失蹤」一天後才回覆。自此Jace提醒自己要謹慎用字,亦要銘記群友非專業人士,所以只能視群組為舒緩情緒的窗口,而她往後都會建議對方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Jace在群組中開解其他病人,並收到群組成員的感謝信息。(受訪者提供)

躁鬱症病者如刺蝟 望建構同行小社區

就讀中大護理系四年級的細C(網名)亦認同助人即自助。她在兩年前確診躁鬱症,至今亦有定期向精神科醫生複診。今年1月,細C在Instagram開設專頁「Shell and Spines」分享患病經歷。細C形象化地以刺蝟代表自己,因為她覺得刺蝟如躁鬱症患者般,雖經常被人誤會為具攻擊性,但事實並不如此,就如躁鬱症並不恐怖一樣:「刺蝟不會無故刺你,很多時候牠的毛都很順。」

細C的專頁開設不到一年就有超過三千人追蹤,她希望將專頁打造成一個小型「社區」, 「我想大家知道同行者不是只有我一個,而是有一大班人」。她在專頁定期舉辦「聊天信箱」,讓關注者分享日常生活,同時解答其他人的煩惱,而分享的事小至家裏有蟑螂,大至升學問題。

細C以刺蝟作專頁標誌,她認為刺蝟和躁鬱症患者一樣,被人誤會為具攻擊性,希望以形象化的表達令大家知道躁鬱症其實不恐怖。(丁心怡攝)

細C說,及時回覆對於情緒起伏大的病友來說相當重要:「他們在某一瞬間需要別人幫忙才找我,延誤後可能已經不想說」。然而,獨力營運專頁的她曾在一天收到一百五十多個訊息,最後用上兩天才全部回覆。遇到課業繁重的時候,可能要隔天才能夠回覆訊息。

一般而言,她會快速瀏覽一次私訊,一旦出現「有危機的私訊」,例如自殺傾向,便會立刻安撫發訊人的情緒,再建議他們尋找專業人士幫助。有一次,細C的中學師妹向她表明尋死意圖,最後細C尋求社工協助,救回師妹。細C在帖文中,不時呼籲有需要的讀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她指出,不少未肯定自己有情緒問題的關注者受她的經歷啟發,因此正視自身的情緒問題,並向精神科醫生救助。細C深知自己並非每次都能出手相助,因此不想關注者太依賴她,「我不是專業人士,我只能陪伴聊天」。為及時幫助關注者,細C正邀請有相關知識的朋友協助打理專頁。

靠平台理解病者 溝通技巧或比藥物「有效」

除病者可借助社交平台舒緩情緒外,病人的親友亦可同樣透過社交平台學習適當的開導方法。就讀語言學,在三年前與三位同學成立「心•照」的Joey表示,創立「心•照」,是因留意到香港有忌諱討論精神疾病的情況;「心•照」成員還有三十多名正修讀心理系、社工系等的本科生,亦有來自非牟利機構或正攻讀臨床心理學的碩士生等四人充當「守門員」,為發佈內容把關。

「心•照」專頁現已有二萬六千多個追隨者,主要通過舉辦活動教育大眾,如邀請情緒病康復者分享患病經歷的活動「Naked Heart in the Dark」,不同活動在三年內有超過三萬人參與。「心•照」希望推廣情緒病資訊教育大眾,以免錯失救助病人的良機:「如果任由病人獨自一人面對,後期將會更難幫助他們」。Joey說,病者等待專業人士的協助須時,若親友能及時採取適當方法開導,則令病人在漫長的等待得到暫時而有效的緩解:

「溝通技巧比藥物有效,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當下不開心但要等兩年(才能)同醫生傾計,患者有機會跌入漩渦中。」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身心健康社區教育服務主任蕭藹盈表示,親友朋輩的理解及支持對病者十分重要。蕭藹盈表示,家人一心指望糾正病者只會引發爭吵,令家庭關係緊張:「其實向病人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病人反而希望大家切身處地理解他們」。她建議家屬應了解病症,不應該盲目地否定病者的感覺,而是應該透過理解病人的感受,鼓勵他們接受治療。

蕭藹盈提醒情緒病親友除了學習與患者溝通技巧外,還需留意自己所承受的壓力。(何珮瑚攝)

網上平台效果因人而異 病人應同時求助專業意見

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表示,每個病人的病情和經歷不盡相同,因此網上群組的功能亦因人而異,患者安慰他人的時候未必能理解對方處境,不一定可以改善病情。他指出,精神病康復者分享康復過程,對相同處境的患者來說更有說服力,能夠加強他們復原的信心。

至於互助群組的作用,曾指出要視乎不同群組才可以定斷。例如要考慮群組內有什麼人,以及成立群組的目的,「部份人會積極幫助他人,我也見過有抗拒治療的病人嘗試說服他人不要用藥」。對此,他建議病者加入群組時,要留意評論的可信性和真實性。曾醫生提議精神病康復者或醫生等專業人士,可以在群組擔任「牽頭人」,監察並聚焦討論方向,「如果一大班人,你有你講、我有我講,實際作用就會很低」。

不過曾醫生強調,精神病人必須尋求藥物或心理治療,「完全靠互助群組就可以改善病情,我相信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