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冰封旅遊業 老闆導遊同叫苦

各國相繼因疫情採取封關和隔離措施,市民外出尚且受限,更莫道出國旅遊,旅遊業形同陷入冬眠。自年初爆發疫情,訪港旅客數字直線下跌,由1月份逾300萬人次跌至2月份的19.9萬。現時的情況比2003年沙士最差的時期更嚴峻,當年單日訪客量仍有一萬人次,但今年3月平均每日訪客量不足3000人。

疫情重挫旅遊業,本港過千間旅行社幾乎無一倖免。有營運遊學團的公司至少近四個月零收入,亦有導遊停工下兼職送貨、做地盤,慨嘆去年的反修例事件連同疫情是雙重打擊,「面對幾個月的打擊,很多人有一點儲備仍能承受,但超過半年……其實很多人都冧」。

記者|陳天炘 編輯|邵穎琪 攝影|邵穎琪

早於去年12月底,有郵輪公司已因內地傳出疫情,取消登岸行程,令主要接待歐美遊客的導遊張先生工作量減剩三分一。1月開始,經飛機來港的旅客亦接連取消外遊計劃,他的工作更大幅減少至只有去年的一成,2月更完全停工。張指出,導遊普遍沒有底薪,薪金按每張訂單計算,由數百至一千元不等。在旅遊旺季,即3至5月及9至12月,張先生每月平均工作23天,月入約兩萬。即使淡季工作量減半,月入亦有約一萬。他指行內不少人在去年社會事件爆發後轉至酒店行業,惟現時酒店、餐飲業同樣走下坡。眼見收入歸零,張先生去年12月開始兼職送貨和到地盤工作,現時每月賺取數千元。

張先生任職歐美導遊逾40年,除了帶領旅客遊覽景點,近年工作範圍擴大至帶領地質遊、生態遊及行山。(受訪者提供)

步入花甲之年的張先生形容自己是較幸運的一群,準備退休而子女亦已工作,經濟壓力較輕。事實上自去年6月社會事件起,導遊工作量已經隨之大減,他說部份年輕行家當時已開始找兼職幫補生計,包括任職侍應、司機及保安。其中以機場和地鐵保安需求最大,已有過百行家轉職。如今遇上疫情,部分經濟壓力沉重的行家為了養妻活兒要賣車、賣樓過活,甚至有人無法再支付子女出國留學的費用。張先生望政府伸出援手,助前線員工捱過困境,例如提供現金補貼或替僱主支薪。對於政府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為每位旅遊從業員提供每月5,000元津貼,張先生形容相關津貼是雪中送炭,有助員工渡過難關。

遊學團陸續取消 四個月來零收入

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11日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定性為「全球大流行」後,特區政府隨即在3月17日對所有海外國家及屬地發出紅色外遊警示,本港多間旅行社因而取消至4月份的旅行團。營運遊學團業務的老闆陳錦全指,最後一團出境遊學團已經要數去年的聖誕假期,最近四個月都沒有收入。提到公司生意慘淡,陳錦全多次嘆息,反問記者:「你說是否很慘?」

陳錦全的公司屬中小型旅行社,由2002年開業至今,員工數量在10人以內,生意旺季一般集中在長假期,例如復活節、暑假初段和聖誕節。陳嘆道,若非出現疫情,公司現在本應忙得不可開交,但今年復活節檔期的遊學團訂單在農曆新年後陸續取消,甚至接到學校通知不需再準備暑期遊學團。他表示,行內預計除非下學年能如期開課,否則聖誕假期亦不能出團,會面臨全年零生意。

受去年反修例事件影響,外地學校相繼取消到港遊學團,陳錦全公司的入境遊學團數目大減,辦理的最後一宗入境遊學團已是去年8月。(受訪者提供)

租金不減 無奈安排無薪假

陳錦全的旅行社每月最大開支為租金和員工薪酬。業主不願減租,他只好縮減人手,在四月起安排員工放無薪假,只剩一位員工隔天上班。他更指若非正值財政年度完結,需要人手結數,連唯一上班的員工都會削減。他不禁嘆氣道:「旅行社在過去數月只有支出沒收入,只望減省開支後能保住牌照,避過結業一劫。」他透露,公司儲備可以應付營運至年底,如屆時生意未有好轉,唯有「止蝕離場」。

公司曾經歷沙士洗禮,他有感今次疫情對員工影響較當年嚴重。當年僱員再培訓局(ERB)提供免費增值課程,失業或放無薪假的學員在培訓期間,每月最高可獲發4,000元特別津貼。而去年因應反修例運動,類似計劃再度推出,支援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僱員,津貼金額同為4,000元。身兼課程導師的陳錦全指,本已開班的課程因疫情中斷,暫未知道會否改為網上授課。復課無期,員工亦失去唯一補貼,生活更拮据,

「不少領隊導遊要轉行做保安、售貨員、送外賣,甚至做口罩維持生計」

政府資助微不足道 盼擴大範圍

在3月初,有近十位行家因缺乏流動資金向身兼旅議會理事的陳錦全求助,透過他找旅議會幫忙。其中一位求助的老闆向他訴苦,有學校取消原定於復活節期間出發的遊學團,並要求退票,但航空公司拒絕向旅行社退款,只能把機票延後至九月。換言之,那位老闆總值約20萬元機票錢被航空公司扣起,令旅行社霎時間沒有足夠資金退還學校。最後經旅議會高層與航空公司協商,才得以通融,願意延長機票出發日期至明年3月。同時旅行社說服學校把遊學團推遲至明年舉辦,暫時不退款,才得以緩解資金鏈斷裂的局面。陳錦全強調,旅議會只能擔任中間人角色協調,並無實際權力干預航空公司決定,盼政府能介入呼籲航空公司盡快發還機票退款予旅行社。

政府2月推出防疫基金,向每間合資格旅行代理商派發八萬元資助,陳錦全直指幫助不大:「對小型旅行社而言,資助能幫補兩至三個月租金,但大型旅行社有數十間分店和過百名員工,一日開支已超過八萬,資助微不足道」。

業界組聯盟 為旅行社發聲

旅遊業冰封之時,有20間旅行社的公司代表於2月組成「香港旅行社解困大聯盟」,要求政府率先帶領旗下港鐵商場減租,減輕企業經營成本。召集人姚柏良表示,各大旅行社業務因疫情完全停頓,達至「冰點」。

聯盟成立初期,成員主要為租金問題籌措。由於租金佔近半開支,姚柏良以召集人身分,多次公開呼籲業主減免租金,與他們共渡時艱。租金以外,旅行社處理退團時亦面對龐大的資金壓力,聯盟後來轉為向政府反映,請求航空公司及早發還機票錢,以及與銀行協商,盼能為旅行社提供低息借貸,並盡快審批。

姚柏良由2月開始已去信多個政府部門,包括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及特首林鄭月娥,亦在3月底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希望政府能協助業界舒緩資金壓力。(受訪者提供)

姚柏良形容業界目前難以維持業務。他透露,有旅行社因業主堅拒減租,被迫把位於上環的店舖搬到元朗,以減營運成本;亦有旅行社因資金壓力「爆煲」而結業:「3月份暫時只有零星結業個案,4至6月份將會是最關鍵的時刻,旅行社需依靠各方支援,和政府協助保員工就業,才能捱過倒閉潮」。

訪港旅客跌九成 去信特首冀調配資源

3月中,姚柏良去信特首,冀政府即時調撥現有資源,向旅行社業界推救助金。除5,000元津貼外,政府的「保就業」計劃亦協助企業向員工支薪一半,每名員工每月最高補助額為9000元,但此舉同時令已安排無薪假的公司陷入兩難。如旅行社欲申請員工薪酬補貼,他們就必須遵守規定停放無薪假,然而這樣會令公司會在零收入的情況下倒蝕。以入境遊為例,入境團自反修例風波後近乎停頓,不少公司早已讓員工停薪留職來緩解無工可開的窘況,故今年任何一個月的薪酬都不能作為正常薪金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