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期大學線

旅行的意義是……回家

2014 年 11 月 04 日

筆者余思朗,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三年級生,現於荷蘭堤堡大學當一年交換生,佔領運動期間曾回港兩星期。
過了月蝕,月亮才變得澄明,大概是告訴我們,生命有些事不能勉強。不過,這樣圓又大的月亮總是好的,像是能治癒回港這星期的種種傷痕和挫敗。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

2014 年 11 月 03 日

這是最後一期以記者身份完成《大學線》,當初接到稿題時,正值大量政治廣告湧入各大報章,於是便以此作為主題,探討傳媒對於政治廣告的處理手法。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時代選上的香港

2014 年 11 月 03 日

這些年來,香港人一次次走上街頭,在高牆前發出一聲聲微弱的吶喊;許多人在思索,然後慨嘆我們到底難以擺脫形式化的抗爭。因此,二零一四年,應該足以叫很多人銘記在心。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大時代的見證人

2014 年 11 月 03 日

李安琪 「隆」…「隆」…像雷聲,也像節慶煙花爆開的聲音,實情是我第一次跟它交手的催淚彈。「嗚嘩嗚嘩嗚嘩」…音頻高得像我家小狗要餵食時發出的控訴,事實是,這是比牠更擾人的警笛聲。「喂,我剛見到一批又一批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再見六四‧六四再見》列明慧

2014 年 05 月 14 日

每年六四維園晚會,司儀一句 : 「平反六四,永不放棄」,帶起了一浪和應的聲海,當燭光緊接亮起,人人嘗試放眼台上,找尋那悲壯女聲的源頭。九年過去,大家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她在台上的吶喊呼告,聲音雄厚紮實,每一句禱告與悼念激起了市民的熱情,亦掀起過大家的哀愁。十年間寂寂無名地喊叫,她說自己是六四悼念晚會中的平凡人,她叫列明慧。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兒童節目話當年

2014 年 05 月 13 日

「天空海闊任鳥飛,小小天地跳飛機」、「一飛衝天去,小小穿梭機」 不少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歌詞,通通出自過往的兒童節目。可惜今年四月,主持兒童節目三十二年的譚玉瑛被調職,網民頓時群情洶湧,大感不捨。歲月流逝,陪伴幾代港人成長的「譚玉瑛姐姐」也要退下,究竟兒童節目又改變了幾多 ?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中文2級入大學 攻破「3322」門檻

2014 年 04 月 24 日

新學制下,要踏入大學門檻,四個核心科目必須達到「3322」(即中文和英文達三級,通識和數學達二級),本刊卻發現,過去兩屆文憑試中,都有若干中文科不達標的考生獲政府資助的大學破格取錄。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中文法定四十年

2014 年 04 月 23 日

教育局網站早前上載一篇題為「語文學習支援」文章,指廣東話為「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引起網民猛烈批評。教育局網站其後把有關文章刪除,並就事件道歉。也許有人說香港人太敏感了,但原來香港在英殖時期就有中文運動,今天中文有法定地位也是前人努力爭取而來的。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4期大學線

我的那夜凌晨

2014 年 04 月 22 日

朋友參加了紀錄片比賽,請我幫手一起「夜探」某間二十四小時快餐店的凌晨生活。某次我們駐足了油尖旺區的分店,裏面間間如難民營,瀰漫著一股酸餿味。那夜我遇上了露宿者、吸毒者,還有不少有家卻因心靈寂寞而不願歸家的人。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4期大學線

有一種死亡叫做自我放棄

2014 年 04 月 22 日

樹上,生著一朵零零丁丁的洋紫荊。洋紫荊曾經茁壯,但成長的過程中,因經歷過風吹雨打的摧殘和曝曬的煎熬,幾乎被蹂躪得不相信再有艷麗盛放的機會。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4期大學線

當記者 遇上記者

2014 年 04 月 22 日

近年香港的傳媒連番受到打壓,記者諷刺地成為受訪對象。而在中國大陸,記者被打壓彷彿成為「家常便飯」的閒事。這次,我要訪問的是外國駐華記者,探討他們在華的工作處境。 繼續閱讀

1 ... 51 52 53 54 55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