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養狗,「毛孩」已成為許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無論是日常購物還是周末出遊,寵物與主人形影不離。不少商場積極推動寵物友善政策吸引顧客,然而同一空間的餐廳卻因《食物業規例》限制,不讓客人携狗進入,包括露天位置,令香港寵物友善餐廳舉步維艱。
位於大埔的寵物友善餐廳Kuri Café,今年1月被食環署發現容許狗隻進入餐廳而罰款,同月底再犯,最終被勒令停業七天。此例自1994年頒布以來,香港寵物狗數量已增加約四萬隻,社會對寵物的接受度和相關需求日益增長,但禁止狗隻進入食肆的法例卻從未修改。
記者|鄭悅沅 編輯|周若揚 攝影|鄭悅沅
Kuri Café近期被勒令停業的店鋪,是其位於大埔大元邨商場的分店,於2023年3月開業,已經營兩年。餐廳歡迎顧客帶寵物入店,另設置寵物餐牌,售賣寵物奶和鮮食等。店外亦有配備手推車和狗繩掛勾,方便主人看管寵物。
餐廳老闆Kenneth指領展當時計劃將旗下大元邨商場打造為寵物友善商場,並於一樓平台建寵物友善公園。這與Kuri Café的寵物友善理念不謀而合,加上租金條件優惠,於是在領展主動邀請下在平台開設分店。餐廳經營區域約600呎,其中對外的一面設有可打開的落地窗,形成一排半露天座位,約佔總空間的三分之一,方便顧客攜帶寵物用餐,同時讓寵物在餐廳外空間走動。此外,餐廳正對著商場兩萬呎的寵物共享公園,主人可在用餐前後帶寵物順道遊玩,進一步提升便利性。

每月投訴不斷 停業損失慘重
開業至今,Kenneth表示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不斷有人向食環署投訴有狗隻進入店內。他坦言儘管店員盡量要求客人把狗隻留在店舖範圍外,但每逢碰上雨天或酷熱天氣,餐廳出於人性化考慮,雖冒著犯法受罰風險,仍會允許顧客用手推車載寵物進室內落座,因而容易被人投訴。
Kenneth指,通常食環署人員接獲投訴後便會到餐廳檢查,而檢控標準僅取決於巡查時是否看見店內有狗,開業至今每月都有食環署職員到店鋪巡查至少一次。他補充,巡查人員若發現違規就會開出吿票,餐廳經營者會被法院傳召上庭。若經營者承認違規且無進一步解釋,便會面臨罰款。
Kenneth透露餐廳於今年1月初因允許狗隻入店被罰款約一千元,而餐廳被判於2月4日至2月10日期間停業七天,是因一個月內「第二次被捉到」。他認為允許狗隻入店便遭停業七日,處罰較其他食肆違規行為嚴重許多,估算此次停業令店鋪損失約十萬元營業額。
「現時主流大環境,商場都講 Pet-friendly(寵物友善),但同時餐廳就不准讓狗狗進入,代表主人帶狗狗行商場是沒有機會用餐的,這其實很矛盾。」今年1月15日,Kuri Café大埔店社交專頁發布的七天停業通知如此提及。

人寵共膳需求增 惟法例窒礙發展
為寵物主人提供與寵物一起用餐的空間,於Kenneth而言是一件開心事。他認為寵物友善餐廳的可貴之處在於融洽的氛圍,寵物為人帶來歡樂,還能讓陌生顧客透過寵物建立聯繫、展開對話,這些皆是普通餐廳無法媲美。他表示,大多數攜同寵物來的顧客都自律且友善,並不會刻意刁難餐廳或弄污環境。
在目前法例的規限下,Kenneth相信繼續經營寵物友善餐廳幾乎不可能,除非等到法例真正放寬,否則容許狗隻在半開放空間用餐的經營方式只能是偷偷進行,難以長久。他坦言,現時Kuri Café僅能維持收支平衡,難有盈利。面對未來的投訴風險,餐廳只能更加謹慎,盡力將寵物留在店外。他直言,
「好像我們在做一件很錯的事,但其實我們只是在做寵物友善,所以很無奈。」

熟客力挺:區內需要寵物友善餐廳
住在大埔的Stephanie是Kuri Café的熟客,平時一周會帶寵物狗光顧該店兩至三次。她欣賞餐廳店員總能認出常客與寵物,亦提供寵物可吃的食物,認為與其他寵物友善餐廳相比,Kuri Café的服務格外出色。對於餐廳被停業一事,她深感不公,餐廳為寵物主人與小狗提供舒適互動的環境,且在衛生方面表現並無不妥,希望政府可放寬相關法例。

同是大埔街坊的周太也是Kuri Café的熟客,一周會帶寵物狗來店一至三次。她說,由於帶同寵物出行不便,因此對於狗主而言,餐廳地理位置是否方便至關重要。大埔區可選擇的寵物友善餐廳不多,一些餐廳更會要求顧客用餐後立刻離開,因此Kuri Café成為了她外出就餐的首選。周太指,寵物狗是她最親密的朋友,她亦捨不得把狗狗留在家裡,因為狗狗同樣需要社交,且有探索外界的需求,因而希望攜寵共度快樂時光。

陳仲尼:寵物友善促進消費與國際形象
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去年6月12日於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希望政府檢視現況並修改《食物業規例》。他指,政府30年前訂立禁止狗隻進入食肆的法例,是基於狗隻可能污染食物或傳播瘋狗症的考慮,但時移勢易,現時全球趨向寵物友善,他認為香港應與時俱進,修改法例促進人寵共融。
他建議政府批准食肆設置允許狗隻進入的室外用餐區,確保用餐區與備餐區域保持距離,同時亦向寵物友善餐廳發放特別牌照,標明「寵物友善」告示,以避免影響不喜狗隻的顧客。他強調,在改善法例的同時,必須確保所有進入餐廳狗隻持有有效瘋狗症疫苗接種證明,並要求寵物主人在用餐期間妥善看管狗隻,保障其他顧客安全。
陳仲尼表示,目前本地愈來愈多家庭選擇飼養寵物而非養育孩子,很多人更是視寵物為子女一般對待,養寵家庭群體的需求和消費潛力不容忽視。尤其如今港人喜歡北上大灣區城市消費,但養寵家庭較難攜帶寵物北上,若能增設寵物友善食肆與場所,則定可有效促進養寵家庭留港消費,進而推動寵物經濟發展。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19年6月出版的主題性報告顯示,全港有24.19萬個住戶飼養貓狗,即每十戶中約有一戶是「鏟屎官」,寵物經濟潛力巨大。

狗隻坐露天位置亦屬違法 食環:會檢視法例
食環署回覆《大學線》查詢時指出,2020至2024年間共接獲1,366宗涉及食肆容許狗隻入內的投訴,提出17宗檢控,整體檢控率約1.2%,判罰金額普遍介乎400至1,500元。數據顯示,2024年投訴量已攀升至418宗,為近五年最高,但僅有兩宗遭檢控,檢控率降至0.5%,低於五年平均。
對於是否放寬狗隻進入食肆,署方稱社會意見分歧,一方面接獲大量相關投訴,另一方面亦收到希望能帶同寵物狗到食肆用膳的訴求,將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和聽取公眾意見,檢視現時做法和法例,不過就未提供相關工作時間表。
署方強調,根據《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除導盲犬及執行法定工作的狗隻(如警犬)外,任何人不得將狗隻帶入或容許狗隻進入食物業處所,包括室內外座位區。違例經營者最高可判罰款一萬元及監禁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