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會 由鄉情到政治

旅港新興同鄉會:回望當年 接濟同鄉

1923年12月15日旅港新興商會成立,職員仝人拍照紀念。(受訪者提供)
1923年12月15日旅港新興商會成立,職員仝人拍照紀念。(受訪者提供)

回看五十年代,同鄉會並不涉足政治,當年很多人從內地遷到香港,部分人在香港無親無故,遇有困難便會向同鄉會求助。旅港新興同鄉會於1923年成立,該會理事長葉焯南表示,當時一屋難求,同鄉會便讓出當時灣仔太和街19號的三樓會址予同鄉借宿。後來,居住的鄉親由原本的二、三人增至七、八人,單位變得擠迫,同鄉會遂在柴灣購買一間木屋,放置「碌架床」供十餘名鄉親暫住,葉指,當時同鄉會亦會接待被「炒魷魚」(意指解僱)的鄉親。他解釋,「炒魷魚」一詞來源是當時工人一般住在店舖內,被解僱後需帶著棉被離開,捲起的棉被就如炒熟的魷魚。被解僱後的工人,會將棉被暫放於同鄉會。

葉綽南表示老會鮮有突破,會員方面主要靠一代傳一代。(馮美斯攝)
葉綽南表示老會鮮有突破,會員方面主要靠一代傳一代。(馮美斯攝)

很多同鄉會在成立初期比較窮困,新興同鄉會亦不例外。葉綽南指,當時籌辦春節聯歡等活動,甚至支付兩個職員的薪金,都要靠理事捐款。1952年籌款在筲箕灣道買地建三層唐樓,作為「會產」,以後多次買賣,現時持有七個物業,其中莊士敦道約1200呎的單位作為會址,其餘則放租,其中以北角渣華道86號地鋪的租金最高,月收六、七萬。該會理事長葉焯南稱單靠租金已足夠維持經費。

現今年輕人對籍貫的概念薄弱,不少同鄉會均面對青黃不接的問題。新興同鄉會的會員年齡較大,很多都是六、七十歲以上,為吸納新血,該會於2012年起設學生會員,同鄉會為他們設立獎學金,他們成年後可自動成為永遠會員,近十年有約四百名新會員加入,現時新興同鄉會會員人數約有八百人。葉綽南無奈表示,老會鮮有突破,徵收會員方面主要靠一代傳一代。

旅港番禺會所:辦華仁小學 設獎學金

除了接濟鄉親,亦有同鄉會義辦教育,於1887年成立的旅港番禺會所便是一例。該會由恆生銀行創辦人何善衡、何添等幾位商人創辦。主席薩啟銓指,會所於六十年代專心義辦教育,設立七、八間小學,為同鄉的子女提供免費夜校課程。直至六十年代末,政府興建大量小學,夜校收生不足,義學停止,但會所並沒有停止辦學,於1971年與耶穌會在灣仔合辦華仁小學,管理權交予耶穌會。現今依舊然有家長為使兒子考進華仁小學,而主動要求加入會所。

薩啟銓指,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財富,今日應該回饋老會員。(馮美斯攝)
薩啟銓指,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財富,今日應該回饋老會員。(馮美斯攝)

當年幾位創會會員積累下來的財富,經過上百年的累積,已成了一筆大數目。薩啟銓不願透露實際數字,但指目前會所僅靠收租就可以維持營運,並有能力設立不少獎學金及舉辦活動。旅港番禺會所每年設立的獎學金,光是番禺地區就已逾70萬元,於香港,今年亦首次捐了20萬元予香港大學,作為牙醫碩士獎學金,薩指未來亦會繼續每年捐20萬,希望直到2019年能合共捐出100萬元。

另外會所於上年十月斥資邀請廣東歌舞劇院來港,於演藝學院上演大型舞劇《沙灣往事》,旨在宣揚嶺南藝術文化,凝聚番禺鄉親情誼,薩指此活動斥資逾200萬元,免費邀請會員觀賞,並在其他慈善方面,如公益金及導盲犬活動等,再花了逾100萬元。

薩啟銓指,老會員在六十年代已經入會,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財富,今日理應用以回饋他們。會所現在擁有超過1000名會員,每名普通會員一年有1,500元醫療津貼,可憑診金證明實報實銷。另外,會員憑三折的價錢參與該會活動,包括旅行、聚餐等。聚餐均有抽獎環節,曾送出4k電視、iphone等獎品,每一圍枱有12份海味,人人有份,是為「枱獎」。

盼薪火相傳 成立青年團

薩啟銓擔心日後接棒問題,於是在2013年成立青年團,其女薩妙玲為青年團團長。年輕一輩對籍貫概念愈漸模糊,中大法律系四年級生謝昀臻亦曾是其中之一,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的她,由母親帶她入會,現為旅港番禺會所青年團副秘書長。她坦言在加入會所前,一直不清楚個人籍貫。在小學手冊個人資料中籍貫一欄,一度胡亂填寫中山。

對於年輕人而言,鄉親父老似乎是一件遙遠的事,謝昀臻坦言,最初對鄉情是「零感覺」,在入會後才慢慢發現到同鄉間的微妙關係。對於叔父輩大多都移民外國的她而言,每逢同鄉會年度聚餐,所有國外的親戚都會回港參加,同鄉會聚餐就如家庭聚餐一般。

她坦承自己當初加入時,覺得有很多好處,可以吃喝玩樂,但「吃再多的鮑魚也會厭倦」,她繼續參與是因為認識到一群青年團朋友,所以才留下來參加同鄉會活動。她指現時青年會主要舉辦不同的康樂及公益活動予團員參加,又會與保良局合作帶小朋友到農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