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鉛來有段故

解決民間「鉛」疑

「80年代香港漁業逐漸式微,漁家轉購內地魚網,咬鉛的情況才消失。」

羅金樹回憶,當年關於鉛的知識大多只是民間流傳,自60年代就開始聽聞鉛毒。這些傳聞斷斷續續流傳了廿多年,期間他偶爾會聽到「某人因咬鉛太多而要入院」。不過,當時的人大都不重視鉛毒問題。

羅金樹13歲就開始跟父親做刺網捕魚,更說自己也經常用牙咬鉛,聽說中鉛毒的流言後才逐漸減少。不過他這麼多年來身體並無大礙,家人和鄰居的兒童都沒有出現不適。他跟其他漁民談及此事,對方甚至回應:「我們以前人人都這樣咬」,而不視鉛為威脅。直至80年代,香港漁業逐漸式微,漁家很少自行製網,轉購內地魚網,咬鉛的情況才因而消失。

余秋良亦指,研究完成後漁民開始陸續「上樓」,不再住在艇上。因此,兒童接觸鉛的機會大大減少,估計可以避免血鉛超標的問題。故醫院也沒有繼續跟進漁民兒童血鉛的後續發展。

 無法「鉛」全清理

當年負責研究的余秋良醫生翻查1984年漁民血鉛含量超標的調查報告。(王瑾攝)
當年負責研究的余秋良醫生翻查1984年漁民血鉛含量超標的調查報告。(王瑾攝)

「血液中的鉛大約30日就被排走,而入骨的鉛幾乎會存留一生。」

120water_04現時,香港政府採用世界衞生組織2011年《飲用水水質準則》,指兒童血鉛含量超過5μg/dL(每一百毫升含5微克)就有潛在風險,需進一步評估與跟進。(1984年調查時的標準血鉛含量則定在30μg/dL,是今天的六倍。)在超標的兩成漁民兒童當中,又有一半超過40μg/dL。血鉛含量過高的兒童由醫院主動跟進,接受螯合治療,以吊針的方法幫助排走血鉛。至於中毒不太嚴重的兒童,則靠服用維他命C增加小便流量,加快排出毒素。

霍泰輝認為教育非常重要,讓公眾了解科學現實,例如加拿大一向教育國民,開水龍頭兩分鐘後食水才可用。(鍾卓恆攝)
霍泰輝認為教育非常重要,讓公眾了解科學現實,例如加拿大一向教育國民,開水龍頭兩分鐘後食水才可用。(鍾卓恆攝)

被吸收後的鉛小部分會隨血液流動,有九成則會逐漸沉積在骨中。中文大學副校長、卓敏兒科講座教授霍泰輝指出,血液中的鉛大約30日就會被排走,而進入骨骼的鉛就幾乎會存留一生,不可能完全清理。鉛對人體的傷害主要由入血的鉛造成,但即使清走了血液所含的鉛,鉛亦可能在骨骼受損時回流血液之中。兒童新陳代謝快速,而且處於發育時期,吸收更會較成人快且多。血鉛中毒會傷害神經系統,對正在發育的兒童影響更甚,而造成的傷害更是不可逆轉,螯合治療等排毒治療只能阻止情況惡化。不過,霍泰輝與余秋良醫生都坦言,多年來在香港並沒有見到血鉛嚴重中毒的兒童病例,若血鉛含量不高仍做螯合治療會對身體會造成傷害。

霍泰輝繼而解釋,由於鉛是常見的環境污染物,人們難以完全避免接觸,但含鉛量沒有所謂的「安全水平」。現今的血鉛標準只是統計數字,代表人體普遍可以接受的水平。即使超出標準,也未必有即時及明顯的傷害,但亦不能保證沒有慢性及長期的影響。他指出,醫學上仍無法斷定血鉛超標與兒童發展遲緩的因果關係,因為當中仍涉及很多因素,如基因遺傳、普通疾病、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等。

「鉛」來無處不在

「1988年,香港平均每20名學童中就有一名牙齒含鉛量偏高。」

除了針對漁民兒童,香港過去還有其他關於鉛的研究。

鄭睦奇指政府應預先監管未出現的鉛害來源。(鍾卓恆攝)
鄭睦奇指政府應預先監管未出現的鉛害來源。(鍾卓恆攝)

1987年,地球之友與理工學院也曾研究學童乳齒中的含鉛量,因為牙齒和骨頭都是鉛通常停駐的鈣化組織。一年後研究結果發現,香港平均每20名學童中就有一名牙齒含鉛量偏高。地球之友社區及企業伙伴總監劉祉鋒表示,當年他們以此研究作為理據之一,要求政府迅速採取三項行動:監管顏料與玩具的含鉛量、採用無鉛汽油及試驗食水供應系統。

現今兒童產品已有監管,含鉛汽油也自1992年起被立例全面取締,但劉祉鋒稱印象中政府當時並未有驗食水。而食水供應系統最終在近三十年後的今天才發現問題。

注重追本溯「鉛」

「政府應在問題影響市民和環境前率先設法控制,才是長遠之計。」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生活上還有很多鉛的源頭難以追查,泥土、塵埃都含有鉛等重金屬,但因來源太廣泛而難尋柢因。鉛錫化合焊料一直很普遍,但今次水喉出現問題卻是大家始料不及,由此也反映出業界對重金屬的認識不足。政府應在問題影響市民和環境前率先設法控制,才是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