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一九六七

「鬥委會」相繼成立

許雲程以及一眾左派人士於六七年六月被判入獄,但「六七暴動」並未因「花園道事件」而結束,流血鎮壓反而令左派人士行動升溫,加上一九六七年國內正值文化大革命,「一片紅」的氣氛在香港社會變得更為熾熱。

自稱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的梁慕嫻,最近出書《我與香港地下黨》,於六七年時任學友社主席。她指出,當年中共香港地下黨領導着「學友中西舞蹈研究社」(簡稱學友社)組織學界參與政治運動,更於六七年五、六月開始在學校相繼成立「鬥委會」,向學生宣傳反英思想。她對於學友社當年以學術社團形式,暗地向學界社員灌輸愛國思想感到難過,她表示:「六七最大的受害者是參與運動的年輕人,運動失敗後,他們失去前途和生活。」她形容,這班年輕人都是一群年青、單純的學生,滿腔熱情地參加鬥委會,相信自己是參加了一場正義的鬥爭。為此,他們付出了學業上、事業上和健康上的高昂代價。

號召學生  半罷課上街集會

學友社當年經常舉辦一些聲討大會或追悼會,希望透過提出「粉碎奴化教育」 的口號,向學生灌輸「香港就要解放」的信息。另一方面,梁透過學友社的學生社員,於各校成立「鬥委會」,強調堅持革命,並發動學生進行「半罷課」:學生上課時在校內派發傳單及懸掛大字報與橫額,晚上則到社址創作口號、製作傳單及組織集會安排。六七年暑假期間,梁更帶領社員及學生上街進行「飛行集會」(類似現時的快閃黨),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走出馬路展示橫額及中國國旗。最終,有不少學生因而被捕,甚至判處監禁。

最動盪時刻  「菠蘿」滿地

六七年八月,左派人士發動的政治運動更趨激烈,港九各街頭出現「真假菠蘿」土製炸彈,港英政府實施戒嚴,引致人心惶惶。八月中旬,北角清華街有兩名小童被「真菠蘿」炸死。資深傳媒人岑倚蘭當年住在北角清華街,這兩名小童,正是她兒時的玩伴。

「那個年代我只是小孩,但腦裡對清華街仍有深刻印象。當時家境較窮,小孩在家沒事幹,便在街上到處玩。六七那年,我們仍不知甚麼是暴動,只記得經常停課,又或是上課期間老師會突然大叫『走啦!』,我們便會走到清華街通處玩。老師告訴我們要小心街邊「菠蘿」,又會說政府實施「戒嚴」。年紀小,當時只會天真地以為是吃得的菠蘿和鹽。」雖然年少無知,但岑倚蘭說小孩最緊要認識「同胞勿近」四字,因為街邊常寫有「同胞勿近」的「菠蘿」,目的是炸死不懂漢字的洋人。

據岑倚蘭憶述,事發那天該對年輕姊弟在清華街一旁,打開一個內裡裝有真炸彈的巧克力盒,炸彈隨即爆炸,把二人炸死。「事件傳開後全街震驚,個個雞飛狗走,不敢再在街上流連。第二日我放學回家,家人已經收拾好東西,準備搬走。」岑倚蘭形容,當年社會的氣氛是非常緊張,市民活在惶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