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一九六七

編輯│林芷雅  記者│徐梓傑 攝影│本文照片全由受訪者許雲程提供

四十五年前的四月,人造膠花廠爆發勞資糾紛工潮,拉開了「六七暴動」的戰幔。「打倒港英、戰無不勝」的口號、一場又一場的流血衝突、「花園道事件」、真假菠蘿恐慌、林彬事件……一連串的政治運動,為香港社會帶來動盪。適逢「六七暴動」四十五周年,本刊記者專訪三名親歷「六七暴動」的人,娓娓道來當年的經歷。

由五月風暴說起……

一 九六七年四月,新蒲崗人造膠花廠爆發勞資糾紛。當時,工廠頒布了極為嚴苛的規定,包括損壞生產機器的工人不會獲發工資、廠方不允許工人請假等。勞資雙方談 判不果,廠方更在四月二十八日以「生意收縮」為由解僱九十二名包括勞方代表的工人,並關閉分廠的啤機部,掀起工人連串上街行動。當時的港英政府派出防暴隊 控制形勢,事件最終流血收場。為了聲援數十名被工廠辭退的工人,工會於五月開始介入事件,組織港九各工會,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 會」(簡稱:鬥委會),把港英的鎮壓定為「反華事件」。

隨著「鬥委會」成立,工會等左派人士參與連日示威,抗議港英政府以暴力鎮壓。事件的性質亦由最初的勞資紛爭,改變成「反英反帝殖主義運動」,六七年的香港街頭,就此風起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