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走他方的故事

來自印度的Mahim指,他因政治及私人物業問題被襲,疤痕已長留在身上。
來自印度的Mahim指,他因政治及私人物業問題被襲,疤痕已長留在身上。
來自印度的Mahim指,他因政治及私人物業問題被襲,疤痕已長留在身上。

編輯│吳煒豪 記者│關慧怡 攝影│關慧怡 吳煒豪

118photos_2「難民」二字,對於不少香港人,印象或許仍停留於八十年代湧港的越南人。其實香港的難民來自四十多個國家,因地理相鄰,以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裔為主。根據入境事務處資料,至二零一四年為止,目前本港約有難民七千人。這數千人不僅是一個數字,更代表了背後數千個故事。

走進元朗下輋村,坐落於一幢幢簇新村屋後面,是一座殘舊磚屋,還有旁邊兩個住人的貨櫃。此處一共住了八個難民,大多來自孟加拉。適逢週日,他們圍坐在屋外118photos_3的飯桌吃飯,用破音響放著家鄉的流行音樂,一起聚會、聊天。屋內還有數名外籍118photos_4傭工,都是難民的女朋友。這些難民生活拮据,很多食物都是由他們的外傭女朋友帶來。每逢週日,女朋友便會來這裡煮幾道他們教的孟加拉菜餚,與眾分享。現時香港的難民多為男性,不少人都是隻身來港,或許因為人在異鄉生活寂寥,部分人即使已婚,亦會在港交女朋友,互相慰藉。

按照香港法例,下輋村的人實際上有不少都只是「尋求庇護者」。如果要獲取真正難民資格,必須通過入境處的統一審核機制,但社會普遍統稱他們為難民。在申請難民、酷刑聲請者資格期間,他們只能持臨時身份證明書居留,若甄別面試及上訴後均申請失敗,他們就要提出免遣返保護聲請,否則他們將被遣返原籍國或遞解離境。

圖一
圖一

118photos_7難民逃離家國的原因不盡相同:政治、宗教、財務問題都逼使他們到外國尋求庇護。鄰村的Alam Mahim(圖一),現年三十三歲,二零零七年自印度來港。他本為商人,因為政治及私人物業問題逃離印度。Mahim指自己在家鄉得罪權貴而遭報復,在搭巴士時被八、九人伏擊至昏迷,身上至今仍留著大片疤痕。經歷此事故後,他毅然遠走他鄉,更於三年前在港認識現任印尼裔妻子,現已育有八個月大的女兒。說起女兒,他笑瞇瞇地指女兒長得與他相似。可是,由於本港法例不允許難民、尋求庇護者及酷刑聲請者工作,目前他及妻子均沒有收入,一家三口唯有靠政府援助金度日。Mahim每個月只有額外的七百五十元津貼作養育女兒之用,他指金額根本不足以彌補支出。

尚有精彩內容 請轉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