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種票報道

後門攔截 明察目標一舉一動

在《蘋果日報》揭露美孚「一屋七姓十三人」事件之後三日,《明報》將單位的十三名登記選民全部找出來,甚至與當中部分人當面對質。負責調查的《明報》記者表示,他們先從《蘋果日報》的報道着手,追查十三人的身分:「單位有問題,但那十三人未被找出來的。我們本以為《蘋果日報》會繼續跟進,但到第三日仍未見,我們便開始做。」他們的做法基本上跟《蘋果日報》的相同,先從土地註冊處和公司註冊處查證問題選民的身分,確認其中八人是來自兩個家庭,分別是經營找換店的李家(李進鋒、潘麗華夫婦,與兩名女兒),和經營藥房的黃家(黃皆、楊桂英夫婦,與兩名兒子),記者掌握了兩家人的確實住址和公司地址,便登門造訪。

行動在上午十一時開始,記者估計大部分人都已經上班去,為免打草驚蛇,決定先去他們的家視察。調查組分成兩隊,同時前往懷疑是李家和黃家,分別位於青龍頭和油塘的真正住址,以防他們通風報信。到青龍頭的記者在門外按鐘良久,未有人應門,遂向保安查詢,得悉李氏一家四口果真住在這兒;而黃皆的爸爸在毫無戒心的情況下,向記者和盤托出兒子住在油塘,證實了兩家人均虛報住址。

11月24日《明報》 找出梁平單位的登記選民,當面對質(明報提供)

然後兩隊調查組會合,一同前往李家位於土瓜灣的找換店,找當事人當面對質。當被問到為何住在青龍頭,選民登記卻報住美孚時,《明報》記者發覺對方想逃走:「見到他收拾衣服、外套、手袋,看到有個後門,就懷疑他可能走後門……結果他真的推門出來,我叫同事站在門口慎防他掉頭走,我就在後門兜截。」

結果成功攔截到從後門逃走的李進鋒,正如報道所說,對方不停重覆要求找律師。「他從找換店開始就一直嚷著要找律師,他一推門出來,我都未開口問,他就說『我現在就去找律師』,我都忍不住笑了。」

記者沒有特別調查權力

對於整個種票事件,《明報》的受訪記者認為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找出問題單位的業主。第二層是要找出那些可疑選民的真實住址,證明他們有種票的可能性,《明報》的報道屬這個層次。而最高層次,是要將第一和第二層的人,與候選區議員連上關係:「如果有一條線將三個層次的人串連起來,種票這件事才叫做圓滿。」

可是他慨嘆,在有限資源下,傳媒只可查出有種票嫌疑的個案,未能把幕後黑手揪出來:「我們是很有限、極有限,可能只有警方、ICAC十分之一的調查權力,甚至乎不算是甚麼調查權力,我們做的普通市民也可以做得到。」

排除萬難 一石激起千重浪

當大家為區選種票疑雲的報道拍手叫好時,有沒有想過記者背後付出了多少汗水?紀曉風說,曾看到有周刊報道指有旅遊巴載內地港人回港投票,便向入境事務處索取數據,看看會否在某個時段的出入境人數突然飆升,可惜最後沒有發現。他慨嘆:「那些年,其實人生做了很多東西都是徒勞無功。」白琳亦表示,曾經用了一個下午去調查整個公屋選區,翻閱了過萬個選民登記資料,最終卻找不到任何可疑單位,但她笑言:「就是要排除這些萬難,找到梁平,你便可以『食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