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副學士監管混亂

政府欠承擔 院校積穀防饑

各大專院校之所以額外招收副學士,源於要保證收入,以應付未來人口下降,學生減少而帶來的財政危機。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形容這是「積穀防饑」的現象。由於開辦自資副學士課程的成本將會加重。開辦課程的院校要自負盈虧,以賺錢和積累儲備為最大目標,教育則變得次要。基於商業考慮,院校決定「於去年豐收年招收更多學生」,結果釀成多間院校超收的事件。

馮偉華表示,有必要盡快成立一個獨立監察副學位課程的獨立機構。

由於自資課程無須政府撥款,因此不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管轄。八大院校開辦的自資課程,是由八大院校成立的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負責監察課程的質素,並進行評估。馮偉華表示,現時八大均透過內部自評機制審批副學位課程,院校可自行決定課程細節。換言之,開辦課程後收生人數、課程安排等,就不受監管。

馮偉華以嶺南大學超收事件為例,指出教育局及監管機構經常強調學術自主、院校自主,最後只能靠嶺大內部委員會解決超收、配套不足等問題,是「真空」、「無王管」。

嶺大學生會會長陳樹暉也指出,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沒有法定效力懲處違規院校。他擔心隨着新高中畢業生人數比舊制多,畢業生對這些自資學位課程的需求加大,副學士課程濫收學生的誘因也大增,欠缺監管將影響這類課程的質素。

監察機構政出多門 成立獨立組織刻不容緩

至於非八大附屬的院校,例如恒生管理學院也有開辦副學士課程,這類非八大院校的課程則需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及規管。

恒生管理學院副學士課程總監池耀輝表示:「我們要增加收生人數,就要告知評審局我有地方和人手。如果(恒生管理學院)要多收三百人,就要先做一份申請書,然後寫明所有因素,交予評審局。」池耀輝以踢足球作比喻,希望教資會轄下院校和其他非資助院校可以在同一草地上受同一遊戲規則監管。

但馮偉華批評這類非八大副學士課程收生、教學內容等安排的監管也不足:「評審局批了就是批了,下一次就要再讓它評審,那已經是大概五年後的事,這期間細節怎樣做沒有人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