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的採訪權 準則如何訂?

拿不到的記協記者證

面對標準模糊的情況,網媒只好各施各法,當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就是以市民身份進場,通常只要預先登記,多數都能成功「闖關」,於觀眾席完成採訪。可是,以市民身份進場始終不利採訪,如記者沒有提問的權利,於拍攝工作上也失去優勢,而問題關鍵多少在於網媒沒有一張具認受性的記者證。現時香港記者協會所發出的記者證,在不同場合均被認可作為有效的身份識別。但要成為記協的正式會員, 需要至少一半薪金來自新聞工作,對於大部份以義務性質採訪的網媒記者來說,根本無法達到。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認為,這個較嚴謹的申請資格是有必要的。她表示,由於該證在本地以及國際間均具認受性,例如只有成為本地記協正式會員才可以申請加入國際記者協會,因此作為發證的機構有責任確保記者的專業性,不能隨便放寬準則。她亦認為不能「一刀切」去決定所有網上媒體應否獲發正式記者證,因為各網媒性質不同,應該作個別研究。

對於政府新聞處指目前社會上對網上媒體未有一致的定義或清晰界定,岑倚蘭表示會與新聞處和業界代表討論,為網媒記者爭取最大的利益:「大家坦誠交流意見,找出一個客觀透明的準則,最重要是不要妨礙新聞自由和採訪自由。」

記協主席岑倚蘭表示,現今網媒門檻較低,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故必須獨立審視網媒申請加入記協的要求。
記協主席岑倚蘭表示,現今網媒門檻較低,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故必須獨立審視網媒申請加入記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