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五十年 英檔案解構香港水源

119water_6

港英供水工程曾領先世界

在六十年代,港英政府為了增加香港的水源,開始不惜工本地建造大型水庫。水務署高級工程師陳特揚指,由於香港沿海,當時能利用嶄新方法興建水塘——在水塘位置先建堤壩,把海水抽出,再注入淡水形成淡水湖。這個設想開創了先河,使一九六八年建成的船灣淡水湖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海中興建的水塘,後來興建的萬宜水庫規模比前者更大。

然而這個設想代價不菲,李家翹的論文指出,萬宜水庫建造費高達十三點五億港元,佔了一九七二年殖民政府公共開支的三成,相比之下東深供水工程的所需費用則便宜很多。

萬宜水庫在一九七八年竣工,能儲水約二點八億立方米,是香港儲水量最多的水庫,同年東江水只佔香港供水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二,當年的殖民地政府在檔案中記錄道,香港能滿足「今後一段時間」的食水需求。李家翹更認為當時香港已經能做到自主供水:「雖然要勒緊肚皮,但我們不會死。」他強調全世界沒有地方能在奢侈用水的情況下自給自足。

麥理浩訪京後 自主供水計劃突停

興建水庫和海水化淡廠之後,英國繼續香港自主供水的計劃,例如打算在一九七八年於大嶼山西北部及屯門稔灣興建新水塘,並增設五個集水區,不過工程在一九七九年後相繼擱置,而自此,香港再也沒有開展任何大規模供水工程。假如當年的工程順利落成,李家翹相信今日的流浮山下村和元朗市將不復存在。

李家翹估計,港英政府擱置香港供水工程,和一九七九年麥理浩訪京時,鄧小平提出收回香港的決定有關。他猜測英國政府那時已知道殖民地政府不會長久地管治香港,故此放棄發展自主供水系統。自此,東江水輸港的比率每年遞增,由佔香港用水量的三成上升至八成,相比七十年代,今日港人的用水量翻了兩番。

近年漸趨白熱化的中港矛盾,催生了「香港是否還有能力發展自主供水」的命題,不過相比七十年代,今日港人的用水量翻了兩番。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陳永勤教授表示,香港重新發展自主供水體系機會較微,因香港不靠近大河,雨水收集量又太少,而目前海水化淡技術的成本也未及東江水低,所以東江水仍然是現時最經濟的選擇;李家翹也表示現時自主供水已停滯了四十年,重新發展成本太大,而且港府也會考慮到政治的問題,因香港回歸後,東江水供港更添一重象徵意義,寓意著中國對香港的控制。

至於計劃興建的海水化淡廠是否有可能取代東江水?陳特揚表示,海水化淡廠屬輔助供水性質,預計最多也只能供應港人水用量的一成。李家翹教授也同意海水化淡廠沒法扭轉香港大程度依賴東江水的事實,但減少東江水的負擔,「造福東江沿岸居民」,這類工程對香港政府來說,仍然符合「政治正確」的考慮。

採訪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