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回收 不靠政府靠自己

記者: 張曉莊 蔡珮珊 植敏欣 楊麗君
編輯: 張珮儀

我們每天吃剩的幾根胡蘿蔔、幾條菜莖、幾碗米飯,看似數量不多,但若以全香港人口計算,原來我們每天產生的廚餘接近三千六百噸。三千六百噸是多少?即是三百架雙層巴士的重量!在每日被棄置的九千噸都市固體廢物中,單是廚餘便佔了百分之四十,然而香港政府暫時只於九龍灣設置一座廚餘試驗設施,每天只能回收約一點五噸廚餘再造成肥料,回收率不足百分之一。究竟,政府最初的廚餘處理藍圖是怎樣的?

政府最初處理廚餘的規劃時間表:

timeline_food waste

不過,由於九龍灣的廚餘處理設施容量有限,而規模較大的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卻延至二零一六年才落成,令政府推行的「廚餘回收循環再造計劃」,多年來一直都停留在試驗階段,只能容許每個參與機構參加三個月。參與機構即使熟習了回收程序,亦有心繼續,卻試驗期滿,被逼中止回收。

不少私人企業和回收機構都花了不少心力自行處理廚餘。不過,要持續運作,最大的敵人是資金。靠自己,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