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黨:環保為本 超越藍綠

綠黨:我不是民進黨

綠黨是這次選舉的後起之秀,上屆得票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六,這次卻急增至百分之一點七,增加了十七萬票。雖然距離百分之五的當選門檻仍有一段距離,但這個成績已經得來不易,背後那辛酸故事又有多少人知曉?

綠黨國際事務主管邱馨慧有信心,新一代年青人更重視環保議題,綠黨屢敗屢戰,終有一天會進入立法院。現階段會著手擴展地方組織,並針對特定議題「深耕」,打好綠黨的根基,再團結不同的環保團體。

台灣綠黨成立於一九九六年,希望把環保的聲音帶入國會,是台灣首個國際性的政黨,和全球多國綠黨結盟,捍衛環保、和平和社會正義。綠黨落戶台灣的一大難題,是民眾對於「綠」的理解根深柢固,綠黨不時被人誤以為是民進黨。黨員兼綠黨國際事務主管邱馨慧小姐說:「因為民進黨的代表顏色剛好也是綠色,我們宣傳的時候,有很多人都誤以為我們是民進黨。有的人他們排斥民進黨,他們就完全不理我們。」

「臨時拉夫」的候選人

在「藍綠對決」論述主導選舉的情況下,國民黨和民進黨合共包攬了不分區立法委員約八成五的席位,台灣團結聯盟得三席,親民黨得兩席。小黨當中,除了台灣團結聯盟,可謂全軍覆沒。選舉過後,綠黨隨即聯同各個小黨召開記者會,要求全面改革選制,確保國會有真正民主、多元的聲音。

台灣選舉法規定,政黨要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要符合若干條件,其中一項是至少推薦十名區域立委參選。這對綠黨來說是個難題,因為他們人力資源有限。

綠黨用了足足八個月時間四出游說,直到截止報名那天才敲定十個區域立委和兩個不分區立委參選,邱小姐說驚險萬分:「很多人(環團人士)都反映他們願意精神上支持,比如投我們一票,但他們都不願當候選人,因為畢竟有些人的爸爸媽媽過去曾有政治迫害的陰影,怕從政會有生命危險或是家裡有很多麻煩。」

這十二位候選人大部份並非綠黨的黨員,是招攬來參選的。他們大多是地區環保團體的領袖,長期關注個別議題,包括核廢料、石化工廠污染、保護古道和濕地,以至學生營養午餐等。

邱透露,部分人原來只是掛名參選,只為了替綠黨湊夠十個人,起初沒有打算真的要有「動作」,可是後來他們也漸漸投入選舉,在親朋好友幫忙下做些小規模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