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生的台灣故事

張同學認為,在中國,社會運動是非常敏感,因為學生運動會令人聯想起六四。

然而,專門研究社會運動的他認為這些運動其實有助紓緩社會矛盾,避免自焚﹑炸政府機關等悲劇。「例如我今天在天安門劃塊地出來,讓他抗議完了,他照樣回家睡覺,也不會怎麼樣呀﹗」因此,張同學認為中國大可借鑑台灣,容許社會運動,讓人民有渠道發聲。當然,亦需要予以完善的司法和相關的法律加以配合。

從金融轉戰新聞的她

 

「台灣對大陸來說,是最近﹑最好奇又最不同的地方。」小思(化名)來自廣州,曾經到台灣交流,現在在香港工作,是陽光時務的實習記者。

她坦言自己受到台灣的影響而改變,這位南京大學金融工程系學生,曾經留及腰長卷髮,衣著性感,愛流連酒吧,更會因為在酒吧有男孩主動結識自己而有滿足感,但她說在國內看了鳳凰衛視,她開始有改變。鳳凰衛視經常播放台灣時政節目,她就這樣開始接觸台灣︰「要慶幸從TVB轉台看鳳凰衛視﹗」當中最令她好奇就是台灣的民主發展。她開始變得關心政治,那時在博客上,小思一直進行有關中國內地政體的調查報道,從南京三一九梧桐樹事件至廣州人大獨立候選人的報道,她就是停不了﹗民主、公民社會和法制息息相關,在另一種自由制度下,民主和選舉又是怎樣達成呢?

後來有機會申請到台灣交流,連公立和私立大學都分不清的情況下,小思用近乎來亂的方式選擇了台灣義守大學作交流。來台後,她希望報道台灣民主情況,讓內地民眾了解,故此四出奔波,卻缺乏生活費。因此,她開了一個小額捐款途徑,對象是內地人。但意想不到是台灣人竟主動援助。小思憶述︰「曾經有一位台灣中央研究員的本省人員,送我上車時,給了我一個信封,信中有一萬元台幣。」

小思的報道亦感動了一位《台灣蘋果日報》資深政治記者,那位記者可是「深綠」人士。因為在網上看過小思的報道,被她的新聞理想感動,所以讓她作實習記者。一星期實習令小思獲益良多。「《蘋果》雖然被批評消費主義,但他們真是很『博命』﹗」那位前輩即使是「深綠」,仍願意提攜內地同學,她認為正好體現台灣社會尊重思想,欣賞小眾。小思讚嘆︰「台灣的包容性就是如此大﹗」

接受本刊訪問之際,她正以陽光時務實習女記者的身分採訪台灣總統大選,接受本刊訪問前一夜,小思凌晨五時才完成最後一份稿件,卻八時出發採訪蔡英文投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