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聯招入學人數大增

   本港大學除了必須為每年的高考生所參加的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提供一定學額外,其他收生途徑及學位向來由院校自主決定。隨着大學邁向國際化,校方積極向內地、海外學生招手。面對激烈競爭,本港學生可透過非聯招方法,包括英國高考、國際文憑課程、本港以外學制的學歷、拔尖、校長推薦等方法申請入學,這對經聯招辦法入學的學生造成一定壓力。

   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的資料,由於政府撥款有限,每年本港大學一年級的學額大約維持在一萬四千五百個左右,不會有大幅變動。

   這個總學額之下,聯招與非聯招的收生比例正不斷改變。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零四至零八年,經聯招入讀的人數維持在一萬一千多人,變化不大。但經由非聯招途徑入讀的人數,卻明顯上升:零四至零五年度,非聯招收生比例不足兩成;及至零八至零九年度已經超逾兩成半,實際人數由不足三千人增至四千多人,亦即是說,四年之間,透過非聯招進入大學的人數增加超過一千人(見表一)。

   非聯招收生數字當中,包含透過「拔尖計劃」入讀大學的學額,但據聯招網頁顯示,「拔尖」入讀大學的人數沒有多大增長(見表二)。即使說,該一千名學生並非來自拔尖計劃。

   當問及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年度預計的非聯招學額,三所大專院校均沒有作出任何答覆。據《明報》去年十月報道指,各大院校於零九至一零年度的非聯招學額佔資助學額比例,以香港城市大學最高,達兩成至兩成半;其次是香港大學,佔一成半至兩成。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也分別佔兩成及一成半(見表三)。

熱門學系聯招收生不足一半 

  這個百分比只是整間院校的非聯招學額平均比例,並不反映個別學系的收生情況。各學系的收生比例參差,一些熱門學系更在聯招收生中只取錄低於百分之廿五的學生,其餘均來自非聯招收生辦法(見表四)。相對於熱門學系,一些競爭較少的學系,則甚少取錄非聯招生,如中大人類學系、歷史學系,和科大多個理學士課程,聯招生入讀率均接近百分之百。

   根據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網頁,以零九年為例,中大環球商業學的收生總學額為十五人,但只有四人是經聯招取錄,佔總學額約兩成半;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學三十名一年級生中,只有九人是聯招生;中大醫學系及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的學額同為一百六十人,經聯招錄取只佔總學額三成多;另一熱門學系的科大的環球商業管理,經聯招收錄的學生僅十八人,只佔總學額四成。

   這些學系往往是同學心儀的熱門科目,成績要求較高,競爭亦見激烈。面對這個情況,不少中七同學都為將來籌謀,參考各系的學額和歷年收生情況。但他們在取得資訊上,仍有困難。就讀迦密柏雨中學的吳希彤及莫壽增會督中學的羅銘琳同學均表示,院校所提供的資訊不足和內容不清晰,有時同學只聽信網上和同學間的流言。吳希彤坦言︰「有同學誤會刊物內的first year intake(即第一年收生數字)是實際聯招收生的數字。」

學額每年浮動 學生無從估算 

  根據大學聯招網頁提供的資料,各院校透過聯招收生的數字每年都不同,個別學系學額的波幅更相當大。以科大經濟及財務學為例,每年級總學額為五十人,零九年經聯招取錄僅十三人,較零八年的三十四人,減幅逾六成。又以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學為例,零六年聯招收生只有兩人,零七年人數激增兩倍至六人,零八年再增一倍至十二人,零九年則倒跌至九人。

   更讓高考生擔心的是,部分學系的聯招學額近年有下降趨勢。從大學聯招網頁可見,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由零二年招收一百二十九人,減至零九年的六十人;中大醫學系由零二年一百個學額,銳減至零九年五十三人;港大牙醫學士零二年招收四十一人,零九年則為二十一人;科大經濟及財務學零二年招收四十人,零九年為十三人。

   應屆高考生練鈞齡的第一志願是港大牙醫學士,該系總學額為五十三人,去屆聯招取錄了二十一人,約佔四成。雖然知道競爭激烈,但練鈞齡無奈說為了興趣,只能一搏。

非聯招學額不設限制

   不同院校、不同學系,收錄非聯招學生的學額都各自不同,究竟各大學招收非聯招學生有沒有設上限?

   記者嘗試向各大院校查詢非聯招的收生情況,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及香港大學教務處學術支援及招生部負責人,以電郵回覆時表示,大學課程沒有規定聯招或非聯招申請人的取錄學額。而香港教育學院亦表示,校方沒有預設的非聯招學額,實際學額視乎報名學生的質素而定。

   應屆高考生羅銘琳表示,聯招學額是決定選科的一個重要因素,自己心儀的商科向來競爭激烈,學額比例更顯重要︰「非聯招生學額沒有限制,彷如海鮮價,浮動很大,很難以往年資料(聯招收生數據)作參考。」

議員促增加大學學位

   據《明報》報道,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表示,隨著新學制的推行,本港愈來愈多中學開辦英國高考、國際文憑課程等海外課程,預料透過非聯招申請入大學的學生將會增加。

   政府自八九年為大學訂下百分之十八的入學率,立法會議員兼教育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淑莊認為,在總學額不變的情況下,非聯招學額不設限制,會對聯招學生不公平。她明白大學希望可以收生自主,實在很難插手內部收生程序。但期望現階段各學系可以提供來年非聯招生的比例預算,讓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陳淑莊認為,長遠來說應增加整體的大學資助學位。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也曾批評政府「厚此薄彼」,增加非聯招生包括內地學生、海外學生的學額,卻拒絕讓更多合資格的本港高考生進入大學。以零八年大學聯招放榜為例,當中有約六千名符合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高考生,無法入讀資助大學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