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
尋寶記



朗豪坊、APM、Megabox和圓方在香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我們早已習慣在商場內解決所有生活需要。遊走於佔地過萬尺的商場之內,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樣樣齊備,你以為自己的選擇多了。抬頭一看,原來琳瑯滿目的店鋪,只依著同一模式複製再複製。你在朗豪坊內找到的,也能在APM內找到。今個周末,嘗試走出商場,讓我們走到朗豪坊背後的一條老街,尋寶去……
香港地
編輯■彭展晴 
記者■吳愷媛 郭淑怡

編採手記

老鋪留影

 

這裡……
有人手記錄的會計報稅服務
  「永源會計報稅」在上海街開業四十多年,雖然店內已有電腦,但至今仍然用人手記錄數據。「永源」多年來積存的客戶資料堆滿整間店,放眼都是排得滿滿的黑色文件夾。單是幾個餐廳客戶的收據,已載滿了好幾個生果箱。
老闆劉智禮一邊坐在舊式打字機前打「報稅單」,一邊笑咪咪地道出從前上海街的景況:「以前這裡有很多『寫信佬』和小檔攤,熱鬧非常。當時的人對會計及報稅等事認識不多,做小生意的商戶都會光顧我們。可是那些商戶多已後繼無人了,即使他們的子女願意接管生意,都會光顧新式的會計師行,現在只剩幾間上海街的茶餐廳會幫襯我們了。」
時移世易,滿巷子的「寫信佬」、小檔攤不再復見,「永源」的客人愈來愈少,有時還會入不敷支。但劉先生表示,都做了那麼多年了,捨不得結業。雖然現代會計使用電腦,比較快捷準確,但劉先生笑說,「用人手寫也有好處,至少不會遇上『電腦當機』及『網絡塞車』啊。」

這?……
有老師傅的手造秤
  從前,菜市場的小販們都有一門絕技,他們拿著木秤,把鮮魚一勾,就能說出多少斤兩,看得小孩暗暗叫好。八十年代,政府說「十進制、好易計」,現在連魚販都轉用電子磅,街市內懂得用秤的人愈來愈少了。
上個年代街市的副手,變成了今天行內冷門的老古董;幸好我們在這間不足百尺的小店內,仍可找到人手做的秤。
「利和秤號」的何婆婆表示,磅雖然方便,可是磅的彈簧容易鬆掉,量度自然有偏差,還是人手做的秤比較準確。她年少時跟隨父親學做秤,一學就學了四年。那時候店內的金秤、藥材秤、家用秤,和比人還要高的船用秤,全都由何婆婆一把一把親手打造。
「利和秤號」還兼賣果販專用的三個位「果欄算盤」和嫁娶用的「百子千孫尺」。採訪當天,就有一對年輕男女來買「百子千孫尺」。
何婆婆說,六七十年代生意最好。「那時很多家庭主婦都喜歡買一元一個的燒青碟家用秤,用來秤蘿蔔糕或是甚麼的。」何婆婆憶述:「那時警察抓小販抓得嚴,小販的工具被充公了,自然又來幫襯。」
  「利和秤號」屹立上海街七十多年,何婆婆也七十歲了。她說,眼睛矇了,不能再親手造秤,店內的秤就交由香港僅餘的做秤師傅代做。「香港的老師傅做一個秤要花好幾個小時,手工自然精細。」何婆婆認為,秤一定要準確:「尤其是藥材秤,不準會食死人的!」
  何婆婆對自家秤很有信心,「利和秤號」的招牌下有一段聲明,承諾自家出品的秤一定準確。
何婆婆表示,雖然現在生意少了,但仍然有不少水上人光顧,因為海上風浪大,不適合用磅,因此仍有水上人會特意來訂造船用秤。


這?……
有香港歷史最老的鏡店
  「鏡明」是名副其實的老店,開業七十五年,守在上海街已五十個年頭。老闆娘陳婆婆,今年已八十四歲。她從二十歲結婚後就一直打理家公創辦的「鏡明」。現在年紀大了,店鋪就交由三個兒子打理。
  陳婆婆表示,以前上海街有很多水上人,每逢有新船下海,他們都會到鏡明買畫作賀禮。現在「鏡明」主要替客人襯鑲畫框和訂做醫務所鏡子。陳婆婆微笑道:「科技大學是我們的熟客,我們又曾替客人做牌匾送給陳方安生。」
陳婆婆一家四代同堂共四十多人,每逢週六他們都會聚在這店舖吃晚飯,樂聚天倫。陳婆婆表示,年輕一輩都無意承繼祖業:「做鏡很辛苦的,工夫粗,玻璃和吊架又重。孫兒都讀大學了,怎會肯做鏡?」■

 



雖然店內有電腦,但店東仍然堅持用人手記帳。

老鋪留影
吳文正(左圖)過去四年走訪了香港不同街道,希望為逐漸消失的老鋪留影。他在去年九月舉辦了《老店•鋪陳》圖片展覽,展出包括上海街在內逾三十幅老店的黑白照片。吳文正指出,老舖的人情味十分難能可貴,又富本土特色,希望香港人可以以去旅行的心情重遊香港老街,觀察及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此框文的圖片由吳文正提供)






不足百尺的店裡掛滿了近百個秤。



「利和秤號」招牌下的「準確聲明」。


滿眼都是鏡和畫,幾乎看不見牆壁。


編採手記

每次到訪上海街,都總會找到新事物。
上次我們在繡莊發現了一張二十年前價值二千多元鶴毛被。
今次我們在刀莊看到了一把比打印紙還要大的刀,起初還以為是店裡的裝飾,老闆告訴我們那是用來切麵條的刀,不少外國餐廳都會訂製。
我們有「金魚街」、「波鞋街」、「珠仔街」,卻很難為上海街改個別號,因為這兒總是甚麼都有。
下次經過上海街,不妨走入進店內跟老闆聊聊,他們總是興致勃勃的想當年。他們說,當年的上海街「旺過彌敦道」,雙層巴士在街道上絡繹不絕。街道兩邊的樓宇只有四層高,樓宇前還有兩條舊式的柱躉。那時油麻地還沒有填海,上海街對出就是海邊,水上人都喜歡到上海街買這買那,熱鬧非常。
今天,雙層巴士多不會途經上海街,樓宇早已不只四層高,連水上人也搬走了。
時代變遷,老店一間間的結業了。上海街在政府「美化工程」下,也一步步換上了新簇簇的紅階磚,和刻意配色的紅欄杆。
這?,還會有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