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時,當油麻地一帶住宅寂靜無聲之際,這?卻有一箱箱生果,如流動的色彩般移過,工人的汗水和喘氣聲從未平息。雖然超過半個世紀以來,要求搬遷果欄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政府和果欄商販意見分歧,搬遷與否一直沒有定案。果欄昔日的風光,應該重拾還是劃上句號?

昔日有五欄 果欄碩果僅存
建於一九一三年的果欄,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在果欄工作近六十年、人稱「果欄總督」的年叔,回憶起昔日果欄的面貌,顯得十分雀躍。「以前的果欄比現在小得多,只佔新填地街一帶。以前窩打老道那邊是一條大坑渠,旁邊是雞欄菜欄。」年叔憶述雞欄、菜欄在六七暴動前兩三年搬遷至長沙灣後,果欄的範圍才愈來愈大。在果欄工作近半世紀的曾伯也說︰「以前渡船街、窩打老道賣雞、鴨等家禽,東莞街賣菜,後面是九龍魚市場,現在全部變成了果欄。」

年叔又指,果欄最初並非只賣生果,而是以賣蔬菜為主。「起初只有幾個大型的果菜欄,例如『福和果菜欄』、『秀和欄』和『大益欄』,石龍街和其他四周的果欄要到五十年代初才相繼建成。」不說不知,原來日治時期,石龍街是用來放置煤炭,而窩打老道旁的華德大廈一帶是日軍的煤炭廠,在戰後改建為果菜欄。現時經過新填地街仍能看見褪色的「福和果菜欄」和清晰可辨的「秀和欄」字樣,近世紀以來,果欄情景依舊,一個個年逾花甲的果欄工人見證著果欄的一段段歷史。

新舊果欄 共冶一「欄」

果欄以多幢一、二層高的石建築組成。最早期落成的「福和果菜欄」和「秀和欄」,並沒有特別的裝潢和間隔,貨物隨處擺放,看起來像一個個貨倉。欄內沒有牆或板分隔,只以一根根鐵枝支撐。發展至後期,「福和果菜欄」和「秀和欄」被分租給不同欄主,欄主把一箱箱生果堆起,將兩欄分隔。

戰後建成的石龍街一帶果欄,由十六間面積相若的欄組成,年叔就是伴著這批新式果欄成長。「這些果欄都是一九五二年建成的,我一九四八在果欄開始搬貨,搬了不久,這批果欄便建成了。」年叔指這些果欄的空間運用十分統一,地面前端上落貨物,欄內用來存放較遲交收的生果,而樓上多數是蕉房(用作焗蕉)或雪房,近這二十年加裝了升降機,方便存放生果。 

在遍地摩天高樓、霓紅燦亮的城市下,果欄顯得格格不入,活像紀錄片中的九龍城寨。參差不齊的僭建簷蓬,用鐵皮帆布或木板搭建而成,還有那些佈滿腐爛生果的狹窄小巷,都在訴說著果欄的歷史。

果欄搬了,油麻地會更好?
果欄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政府早在一九五八年已提議搬遷果欄,在果欄工作三十年的凌先生贊同搬遷果欄,但認為必須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安置果欄。「始終上落貨都會影響附近居民,搬了也是一件好事。」他又指,要是政府沒有一個合適的地點,一切都是徒然。「你(政府)不提供一個地點讓果欄上貨、落貨,我們可以在哪?搬貨?」凌先生一面駕駛著他的輕型起重車,一面表示他的顧慮。

果欄在油麻地歷史悠久,它的去留和附近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果欄帶來的交通、噪音、衛生問題一直影響著附近的居民,尤其在凌晨兩點至六點這段「果香飄散」的果欄運作時間,工人的叫賣聲和貨車出入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油尖旺區議會主席陳文佑表示,果欄在治安、交通和衛生方面影響了該區居民的生活:「果欄公會之間常因衝突而打架,加上以往果欄內部有賭、毒問題,對附近治安造成影響。」

陳文佑補充說:「搬貨工人經常胡亂過馬路,搬貨後又遺留爛掉的生果,老鼠及蟑螂不斷在這I?出沒。」油尖旺區議會屬下的「搬遷果欄工作小組」主席吳寶珊也指,區議會經常收到市民的投訴,要求盡快遷置果欄。

還是果欄「地頭」最好
在「黎勤欄」工作了半世紀的曾伯認為,政府根本無意搬遷果欄。「有心搬的話,搬了幾十年啦!」曾伯又指,政府曾建議把果欄搬至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二期的三樓,但他對此安排大感不滿:「政府官員全是『無腦』的, 將一箱箱生果由地下搬上三樓,怎麼可能?不如叫他來搬!」

曾伯又認為,如果政府落實將果欄搬遷至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生意額會大受影響︰「在長沙灣『上樓』後,收入一定大幅下降。現在我們只需交地稅及便宜的租金,開支相對較少。」近年超級市場壟斷水果市場,由於超市不經果欄取貨,因而成為果欄的直接競爭對手。果欄近年生意額不斷下降,經營日益困難下,有欄商誓要留在果欄「地頭」。欄商指責政府不顧低下階層生計,沒有對果欄伸出援手。

政府主意未決 果欄前途未卜
果欄欄商不願搬遷,曾伯認為政府在果欄搬遷計劃上未盡全力︰「政府曾經計劃將果欄搬至長沙灣警察宿舍地皮,但後來知道那塊地皮值錢,就打消了搬遷計劃,將地皮用作其他用途。」

吳寶珊議員指,政府在果欄搬遷問題上沒有堅定的立場。「政府藉口指因為禽流感和食物有毒等事件,將搬遷計劃擱置,並暫定零七年二月底再重新商談有關事宜。」

近一個世紀以來,果欄一直佇立在油麻地,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無論搬遷與否,都象徵著一輩果欄商販的辛勞歲月。

編輯■謝麗霞

記者■黃華倫 李重寅

攝影■黃華倫

擬建特色休憩公園,居民恐噪音 群起反對

屬於果欄的日與夜



「黎勤欄」是早期成立的果欄,到今天依然繼續經營。


擬建特色休憩公園,居民恐噪音 群起反對


油麻地果欄最近更獲評為三級歷史文物,與附近的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一同成為歷史的印記。規劃署九九年設計了「油麻地市區重建概念模型」,規劃整個油麻地的發展。現時的果欄,將會變作特色休憩公園,連繫周遭旅遊熱點,四周舊樓也會由新樓取而代之,但多年來,有關方案依然沒有進展。 有油麻地居民不滿果欄所帶來的噪音、衛生問題,成立了「油麻地居民權益關注組」,反對果欄被列為三級保護文物,他們擔心果欄變為休憩公園後,遊客增加,噪音的問題會持續下去。





果欄附近的街道衛生惡劣,引來居民不滿。



果欄內部間隔相當簡單,生果隨意擺放在地上。



果欄的大閘緊閉,途人只可透過閘縫窺視?面的情況。
屬於果欄的日與夜

九曲十三彎的果欄,遍地都是果皮和紙屑,不時傳來陣陣果香、甚至「果臭」。但無論日與夜,果欄都有一番獨特的味道。 白天的果欄,儼如一座死城,遍地都是水果「屍骸」,從一間間果欄緊閉的鐵閘背後,偶爾傳來幾陣搓麻將的聲音,伴著真正麻雀的吱吱喳喳。幾隻無所事事的小狗在陰暗的小巷?來來回回,顯得特別蒼涼。 當夜幕緊閉時,平靜的果欄頓時熱鬧起來,這時走在堆滿水果的石龍街,只覺寸步難移。一輛輛木頭車進進出出,一箱箱水果來來回回,一個個工人在喘氣、在拭汗。新填地街、窩打老道的兩旁也卸滿了生果,本來的三條行車線只餘半條,然而車輛卻絡繹不絕,一夜?,整個果欄都不曾停歇一會兒。


規劃署設計了油麻地規劃發展藍圖,果欄也被列第三級受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