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攝影 趙韻芝
編輯    李廣平

蕭少滔是中大辯論隊隊員口中的「瘋狂」教練,被冠以「辯神」的綽號;為了辯論隊,一星期兩次由灣仔的公司趕到中大為隊員練習至深夜,風雨不改;他親自編寫了一份被稱為「天書」的參考資料《慎思明辨》送給每位隊員;凌晨四時,他仍寄電子郵件給辯論隊員,把對辯論隊隊員的評語寄給他們;他甚至放棄了上海一個重要的會議及和女朋友約會的時間••••••。

這位帶領香港中文大學粵語辯論隊(簡稱粵辯)奪得九六、九七及九九年大專盃冠軍的教練蕭少滔年約三十多歲,鼻樑上架著一副時款眼鏡,西裝筆挺。驟眼一看,說他像個生意人比形容他曾是個在台上雄辯滔滔的辯論員來得更貼切。中大畢業的他現於一間跨國公司任職業務發展經理,高薪厚職,但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昔日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辯論比賽。

中大三連冠

自香港電台於八四年設立大專盃起,中大辯論隊一直與此「盃」無緣。

八六年入讀工商管理學系的蕭少滔不相信宿命﹕「曾有朋友問我信不信辯論有必勝的可能,我當然認為不可能,但他們硬指港大是長勝將軍。」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他加入了粵辯。一九八八年,他憑著演舞台劇的經驗和膽量,加上商科生的口才,順利地通過了選拔,入了中大辯論隊。他加入後在八九年開始,中大創下至今未被打破的「三連冠」紀錄(八九、九零、九一年連續取得冠軍)。他更於九零年的大專盃奪得最佳辯論員獎。

快、準、狠

十多年來,蕭少滔最難忘的仍是第一次擊敗港大的那場比賽。「為了那場比賽,我自己在賽前花了兩個星期分析港大的辯論技巧,包括重聽他們以往比賽的錄音帶,學習當時港大最出色辯論員劉焱的辯論方法。」最後,蕭少滔赫然發現原來無招勝有招。

「辯論是一種用腦的活動,更要快、準、狠。」他用手指指著太陽穴,說﹕「它要求我們在幾分鐘內把重點說出來,還要能說服別人相信自己所說的話。同時要求修辭、文學各方面知識,更要懂得如何控制觀眾情緒,所以鬥學問莫過於鬥辯論,這便是辯論一直吸引我的地方。」

降龍十八掌

辯論是否靠天分?在蕭少滔眼裡,他所欣賞的卻是「肯捱」。在他所撰寫的《慎思明辨》裡,他提到金庸小說裡的洪七公找徒弟時,選了一個笨頭笨腦的郭靖,而不是聰明絕頂的黃蓉,原因是降龍十八掌需要的是穩紮穩打。辯論對他而言是降龍十八掌,需要的同樣是紮紮實實地去找資料,準備應戰。「我是那些愛自己找答案的人,搜集來的資料常常多得足以分給其他同學。」

GPA=1.24

這位領導中大粵辯隊勇奪佳績的教練,在大學二年級時成績「滑鐵盧」,GPA只有1.24GPA04分,2分為合格)。原因之一是參加太多課外活動。除了辯論隊,他還參加了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協會(AISEA)。但他不把考試放上心的性格,才是導致成績差的主因。「我甚至忘了去考試,三小時的考試,結果遲了兩小時才到。」

結果,他發揮辯論員的口才,實行與教授「講數」。「GPA只有1.24,看你『講不講數』。」他自嘲道。「當時我去和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羅文鈺教授『講數』,她讓我在三年級重修兩科必修科,但要我保證一定能合格,我覺得她的要求也合理,便答應了。」最後那年,蕭少滔的成績是甲等。

義務教練

蕭畢業後到法國留學兩年,回港後得悉中大粵辯教練一職懸空,便和其他畢業不久的舊隊員決定回校協助訓練新人。「那時新入隊的隊員會有挫敗和混亂的感覺,辯論隊內的運作也缺乏組織。」在這種情況下,他於九五年開始成為中大粵辯的義務教練。

一星期兩次的練習、比賽前的資料搜集、賽後的檢討、訓練用的教材,無不由蕭少滔一力承擔。身為一間跨國公司負責為機構融資的業務發展經理,事務繁忙,在義務訓練隊員之餘,他更自掏腰包把以往拍攝下來的錄影帶數碼化,製成光碟;並撰寫了一本有歷年來大專辯題、辯論技巧和理論的「天書」──《慎思明辨》。可惜這本隊員大力推崇的「天書」內容是保密的,相信要參加中大辯論隊才能一睹箇中奧秘了。

隊員廖舜禧表示:「他曾在凌晨四時左右,寄出八封電子郵件給我,請我轉寄他對其他隊員當天表現的評語給他們。」為了辯論隊,蕭少滔願意付出這一切。

期望人見人怕

「現在的大學生只是有直線思維,我希望他們能從不同角度去思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學生。」而他就擔當訓練真正大學生的責任。

在《慎思明辨》中,有這樣一句「中大辯論隊變成一個人見人怕,而非人見人愛的辯論對手」,大概是他對辯論隊的期望吧。■

中大辯論隊於八九年首獲大專盃,離開維園時洋溢一片喜氣。(由蕭少滔提供)
中大取得六屆大專盃冠軍,前三次蕭少滔是隊員,後三次是教練。(趙韻芝攝)
返回目錄
按此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