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不論是來自巴基斯坦、尼泊爾還是印度,港人總愛稱呼膚色較深的南亞裔人士為「阿差」,年紀較輕的就叫「差仔」。這些南亞裔青少年,在港為數六、七萬人,但政府和社會大眾鮮有關注他們的需要,政府為他們提供的學位尤其不足。

學位難尋

為求在較佳的環境下學習及修讀更多不同科目,十四歲的尼泊爾少年Shereb,於九八年來港定居,一家六口住在一間「板間房」。對香港生活充滿憧憬的他,在社工陪同下到教育署找尋學位,但教育署只著他填表格和回家等消息。

Shereb等了一年,終於獲得協和街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取錄。可惜好景不常,完成中二課程後,他便因適應困難和操行問題而被逐離校,再次失學。目前他仍在等待其他學校取錄。若真的不能再上學讀書,他無奈地說:「逼不得已也只好到地盤工作。」

 

除了國際學校,本港另有四間小學和三間中學收取南亞裔學童,在學位不足的情況下,失學的南亞裔學童只有等待有人退學,空出學位,才能圓讀書夢。

失學困局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油尖區外展社會工作隊社工周詠君處理南亞裔青少年的工作近一年,接到百多宗的失學個案,但教育署遲遲未有正視問題。她慨歎:「苦候學位使不少失學的南亞裔青少年由「適齡」等到「超齡」,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她表示,由於不少新來港的南亞裔青少年教育水平較低,又不懂中文,很難找到學校取錄。就算有幸能夠找到學校,學童最後也可能因為適應困難或學校資源不足而中途輟學。

她舉例,月前一個巴基斯坦青年向她求助,由於他初來香港,人生路不熟,耽誤了接近兩年時間才找到社工幫忙,那時候他已經十七歲。這名青年在家鄉十歲才接受教育,英語水平只達小學二、三年級,因此沒有學校願意取錄他。這些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失學問題實在是在港南亞裔青少年普遍遇到的問題。

另外,已經輟學的南亞裔青少年,若要繼續進修,同樣欠缺途徑。礙於授課語言是中文,他們沒法報讀專業進修學院,也沒法參與專為待業青年提供職前培訓的展翅計劃。

不滿大專收生限制

相較新來港的南亞裔青少年,土生土長的Rizwan則比較幸運。巴基斯坦裔的他個人遇到的歧視不多,只是近日收到大學聯合招生的章程時感到有些不滿。八間參與聯招的院校中,嶺南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均規定學生在高級程度會考中需修讀中國語言及文化科,其餘六間院校則接受學生以其他語文科代替。

 

Rizwan認為這樣的規定對就讀非華裔學校,沒有修讀該科的非華裔學生不公平,局限了他們的升學選擇。

香港教育學院外務處發言人譚小姐表示,目前香港大部分的中、小學均以中文作為教學語言。該校要求學生修讀中文科,是考慮到他們日後從事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而嶺南大學公共事務處則回覆,若考生於會考時曾報讀其他語言科(如法文),而又獲D級或以上成績則可獲豁免。

遲來的津貼

有關新來港南亞裔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教育署支援服務組表示,他們會確保本港所有六至十五歲的學童能接受教育,盡量為南亞裔兒童提供足夠學額。教育署已向全港的中、小學發信,鼓勵他們收取南亞裔學童。自今年九月開始,教育署會向取錄新來港非華裔兒童的學校發放定額津貼。津貼額分別為小學生二千七百五十元,中學生四千零八十元,與內地新來港學童津貼額一致。另外政府也會資助非政府機構開辦適應課程,內容包括基本中文及認識社區。

協和街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校長徐福強形容教育署的津貼為「遲來的津貼」,他認為最迫切的還是教育署能夠早日接受該校中三升中四平衡制的申請,以致不用每年都有一班中三畢業的南亞裔學生因為學位不足而被迫離校。周詠君則促請教育署蒐集和整理南亞裔青少年的數字和資料,從而作出切合他們需要的措施。

仍存期望

「我覺得我是香港人。」當被問到身分問題時,兩位受訪者都是這樣回答。其中Shereb更自言最愛中國功夫和愛看中文電視台。雖然在香港生活處處碰壁,他們卻沒有後悔來港生活,也不曾想過離開,對未來仍充滿盼望。Shereb仍堅持兒時的夢想要當上科學家。 被訪者當中學習條件最佳的Rizwan更希望在大學畢業後能創一番事業。「藉此向其他人證明我們(南亞裔人)是有能力的,並樹立一個好榜樣,使其他南亞裔人也能努力工作,認同自我。」他自信地說。■

記者 李思穎/彭佩祺編輯 何秀容

由於教學語言不同,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的華裔和南亞裔學生會編配於不同的班。(彭佩祺攝)
Rizwan能操流利廣東話,是少數能升讀預科的南亞裔青少年。   (李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