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健融合從「手」出發

編輯:張凱恩 記者:陳麗珊 張汶樂 攝影:張凱恩 陳麗珊 張汶樂

他們,外表與常人無異;他們,較沉默寡言;他們,較少受到社會關注。一直以來,香港的聽障學童只有兩個選擇:進入特殊學校或分散於各區主流學校。但無論哪一方也不重視手語教學模式,聾童只能跟隨大多數人以口語學習。

有小學和幼稚園就一反常規,試行「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把手語帶入主流學校教室,營造一個讓聾童和健聽學生在語言和學習上共融的教學環境。計劃將踏入第五年,學校更準備把計劃推展至中學。


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於二零零六年獲香港賽馬會撥款,試行一個可讓聾生和健聽學生在語言和學習上共同受益的教育研究項目。這個項目為期七年,包括學前和小學部分。

本項目與香港平安福音堂幼稚園(牛頭角)及天主教香港教區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合作,在學校實行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一個三十人的三年級課室內,其中六人是聾童,餘下二十四人是健聽學生,他們正一起上中文課學習「雖然…卻…」的語句。站在左邊的健聽老師用口語講解時,右邊的聾人老師即時打手語作「翻譯」。當電子熒幕上顯示:「雖然天氣寒冷,他卻沒有穿厚衣服」的造句時,學生們一邊喊「對﹗」,一邊打手語–舉起「大拇指」表示句子正確。部分聾童雖然喊不出聲音,但他們同樣讀出口形,非常投入。

此計劃從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遷就大部分學生,變成把手語帶入學校教室,同時以手語和口語授課,讓聾童用手語學習說話的同時,健聽的學生也能學習手語。

「融合教育」 紙上談兵

融合教育其實並非新鮮事。教育局早於一九九七年便已提出「全校參與融合教育」政策,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盡量入讀普通學校。其所指的「融合教育」是要選擇入讀普通學校的聾童跟隨主流,學習口語,從而融入社會。「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項目經理姚勤敏指,現行融合教育的問題在於全校只有一、兩個不同年級的聾童,他們之間沒有互相支援:「學校老師留意不到他們的需要,課堂很難為一兩位聾童調節。」

在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任教的聾人老師宋良昇表示,他的一些在主流學校讀書的聾人朋友反映,由於四周都是健聽學生,學習說話較為困難,因而導致學業成績不好。他認為:「(政府)只是用一張紙寫下『融合教育』,就沒有理會,也沒有提供適切的教學協助。」

因察覺到現行的融合教育政策未能真正幫助聾童,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總監鄧慧蘭,向香港賽馬會申請資助基金,並於二零零六年獲得近六千五百萬元撥款,分別在平安福音堂幼稚園(牛頭角)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兩間學校試行為期七年的「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