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女做大妗:我哋唔再係「阿嬸」

feature

編輯│植敏欣  記者│劉潔伶  攝影│植敏欣 劉潔伶

傳統上,中式的婚禮一般都有大妗姐坐鎮,但自西式婚禮流行後,大妗姐一行漸漸式微,令新血拒絕入行,成為夕陽工業。但近年,大妗姐的形象慢慢轉變,由原本講吉利說話的「老土阿嬸」變成中式婚禮的負責人,加上新人們願意花費,婚禮大多是中西合璧,大妗姐一行再次受注視 。僱員再培訓局及不少的私人機構都趁機開辦大妗姐證書課程,為中年婦女提供一條就業的新出路。

大妗姐角色改變

從事婚禮顧問廿一年的歐惠芳,早年小本創業,將其開設的公關公司轉型為專門婚嫁範疇。她將大妗姐重新包裝,於1993年始創 「摩登大妗姐」一詞,糅合傳統大妗姐職責,亦吸收現代摩登元素。她指出以往大妗姐只需服侍新娘,形象迷信,是一個「斟茶遞水的阿嬸」;如今大妗姐是一個中式婚禮的策劃人,在婚禮前和新人一起度身訂造他們的需要,婚禮時有如軍師,在旁不斷提點,更須將吉利說話琅琅上口,例如「湯圓圓圓,生仔中狀元、夫妻結好姻緣」、「落力拍掌,一世有福享」;她又會與兄弟姐妹團一起叫口號、拍手掌,像導演般「做場表演」,以增加排場、炒熱婚禮氣氛。歐惠芳強調一個好的大妗姐並不易做,要口齒伶俐,更要懂得「執生」隨機應變,控制大局。

資深大妗姐梁嫚玲表示工作時要面對的那數十名親戚朋友,每一個人性格都不一樣,十分有挑戰性。
資深大妗姐梁嫚玲表示工作時要面對的那數十名親戚朋友,每一個人性格都不一樣,十分有挑戰性。

曾獲大埔超級城所舉辦「全港至專摩登大妗姐比賽」冠軍的梁嫚玲(玲姐)亦形容大妗姐是兩家人中間的調和者,切忌多口八卦,更不應保管貴重物品。同時,須面對數十名親朋戚友,小至收拾清理客廳檯面,大至處理入門、回門、到酒樓安排換衫、轉妝等整個婚禮流程都要兼顧,面面俱圓。所以說大妗除了充當新人保姆外,亦要兼顧其他賓客,甚具挑戰性。

玲姐現年五十五歲,以往報讀過由全方位專業進修學院開辦的自費「一站式大妗姐課程」,至今入行超過十五年。她做大妗姐前從事珠寶銷售的工作,回想銷售珠寶的工作生涯,每天工作十四小時,每月只有五天假期,工作令人疲累;相反,做大妗姐能靈活調配時間,「旺季做大妗;淡季(如清明、農曆七月盂蘭節)做陪月,是上了年紀的女性一條很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