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Online的治療

「現在幫你伸直手指,你放鬆一點,才戴到手托。」給予指示的不是物理治療師,而是大腦麻痹患者鄺嘉寶的媽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嘉寶不能像以往一樣在中心進行恆常復康治療,責任便落在鄺媽媽身上,她依靠通訊軟件與物理治療師溝通,而嘉寶的情況卻日漸惡化。

記者|李悅 編輯|胡敏芝 攝影|李悅 胡敏芝

今年二月,醫管局開始暫緩提供非緊急服務,復康中心亦因應疫情實施各種人流管制。病人未能親身應診,唯有倚靠遙距復康服務,一部電腦、一部手機,在疫情期間成為物理治療的工具。但物理及職業治療本身極度依賴實體治療,新常態下令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變得遙不可及。患者、照顧者、治療師與醫生都表示:「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不能Online的治療 照顧者壓力大

今年31歲的鄺嘉寶患有大腦麻痹症,四肢僵直無力,日常生活都需坐在輪椅上。由四個月大開始,嘉寶一直定時接受物理和職業治療,18歲開始住在東華三院的復康中心。去年十月,他因為藥物敏感和肺炎入院,直到今年三月才出院。鄺媽媽表示,嘉寶出院之後,手指屈曲的情況變差,筋骨亦變得更僵硬。再加上受制於疫情,復康中心不讓家屬探訪,鄺媽媽擔心嘉寶不習慣之餘,亦害怕他會在中心感染新冠肺炎。因此,嘉寶出院之後,在中心暫住了一個月便被接回家。

住在中心的時候,嘉寶每個星期至少接受三次物理治療和一次職業治療,在運動室利用輔助器走路,和用電動牀訓練「企床」。為免太多人出入復康中心,中心實行人流管制,嘉寶便不能像以往恆常地到中心。現在鄺媽媽只能每個月一次帶嘉寶到中心接受評估治療,其餘時間則由她每天在家替嘉寶進行輕度訓練,例如戴手托、拉筋和拍痰,成效不能與實體復康治療相比,更要面對嘉寶不合作和掙扎反抗。被問到嘉寶什麼時候能夠回復入院前的狀態,鄺媽媽無奈地表示:

「他們(治療師)都不敢擔保。」

鄺媽媽為嘉寶帶上手托,舒緩手指彎曲的狀況。(李悅攝)

鄺媽媽指自己並非專業人士,要時常透過即時通訊軟件以相片和影片與治療師互動交流,尋求專業建議和指導。而家中缺乏專業設備和空間,所以無論面對緊急情況或是恆常訓練,都會「揦手唔成勢(做得不好)」,需要向治療師求助。她憶述,有一次嘉寶的鼻喉突然倒吸了啡色的胃液,她十分驚慌,幸好復康中心有當值護士立刻回應她的查詢,問題才得以解決。她為嘉寶訓練時,亦會拍下自己為他拉筋的片段,傳給治療師以了解手法是否正確。但她坦言,很多訓練手法都是硬着頭皮去學,而當有問題出現,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嘉寶又不懂得表達,所以感到很大壓力。

肌肉萎縮症患者「痛到嘔」 線上急救輔助

肌肉萎縮症患者梁安琪行動不便,而且心肺功能較弱,容易受到外界感染。為了避免去醫院,她在疫情期間曾經改期以及取消了十多次物理治療覆診,希望倚靠上門物理治療服務。但是,上門服務也曾因為第二波疫情而暫停了四個多月,令她的生活十分痛苦。梁安琪坦言,她的狀態比有恆常接受治療時差了起碼五成,例如過往她起床後,吃顆止痛藥並休息一會,便能夠活動;治療停止之後,即使吃了止痛藥,起床後她亦痛得只能全日躺在床上,不能像以往那樣活動:「人是精神的,但就覺得好痛,痛到是想嘔、動不了。」

物理治療師知道梁安琪面對極為嚴重的痛症,又不能到醫院或中心尋求協助,照顧者也十分徬徨,因此和安琪的丈夫在線上緊急會面了三次,主要教授簡單的急救方法,例如處理抽筋、舒緩劇烈疼痛。梁安琪指出,由於線上會議受鏡頭角度所限,治療師稍為移動就會離開鏡頭,令她不能看清示範動作,比不上平常一般的訓練。

梁安琪指她脊骨的彎度因為停止治療而急劇惡化。(胡敏芝攝)

公私營同推遙距復康成疫情出路?

自疫情爆發以來,公立醫院在二月起暫緩非緊急的門診和物理治療服務;當中亦有醫院減少復康床位,以騰出病床應對新冠肺炎患者,在九月才宣佈會逐步恢復非緊急服務。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疫情之下最受影響的是社區中需要物理和復康治療的病人。因此,醫管局開始發展應用程式HA Go App,發放教學影片,為病人提供遙距復康服務。

坊間亦有機構推行相關服務,例如東華三院旗下負責院舍和上門服務的治療師都有提供遙距復康服務。東華三院樂群家居照顧服務的一級治療師林詩雅表示,通常都是透過WhatsApp視像通話進行治療;但由於患者大都不太善於使用科技產品,如果沒有比較擅長的家人幫忙,患者便難以接受這些服務。

東華三院樂群家居照顧服務一級治療師林詩雅指,他們推行的遙距復康服務還在起步階段,未來希望為一些有能力使用電子設備的服務對象安排相關設備。(李悅攝)

雖然限制不少,但林詩雅認為遙距復康服務仍有需要繼續發展。雖然今次是因為疫情而開始使用線上治療,但即使未來有望恢復部分實體治療,若疫情再次爆發,也可以線上治療應對。

推行遙距復康限制多 政府應先提供技術支援

醫生馬仲儀則認為,在港推動遙距醫療服務,包括診症、物理和復康治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是要確保網絡安全,讓機構與患者的資料保密。首要條件則是確保服務使用者有硬件和協助,由於患者中只有一小撮人擁有一定知識,又比較富裕,現時只有他們能夠接受相關服務。對於缺乏技術支援或電子設備的群體,例如長者,並不公平。她建議,在各區的老人及社區中心安裝電子設備,讓長者有需要時可以預約:

「今時今日,遙距醫療在智能城市不可或缺,至少在每一個公共屋邨,都要有這類通訊中心。」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即使在港推行遙距復康誘因不大,但當中仍有其重要性。(李悅攝)

由於香港地小人多,醫生與病人有實際的接觸比較容易,馬仲儀坦言在港發展遙距復康服務的誘因不大。不過,疫情加快了其發展步伐,讓社會意識到遙距治療能令復康服務不會因疫情完全暫停,有其重要之處。她強調,網上治療應該作為輔助,不應取代實體治療,但也不應該排除發展遙距復康的可能。